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張揚、盛雅琪 實習生張汝琪、黃舟宇)7月12日,備受期待的民族史詩巨制《荊楚映象》將在武漢琴臺劇院盛大首演。這部由著名藝術家楊麗萍導演、譚盾出任音樂總監(jiān)的作品,將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深入探索楚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屈原的不朽傳奇。
據介紹,《荊楚映象》總時長一個半小時,致力于展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多元一體,尤其是楚文化的獨特魅力。本劇以屈原的四部經典名著為篇章,上半場《天問》《九歌》呈現神秘華麗的神話世界;下半場《離騷》《橘頌》則以戰(zhàn)國時期為背景,展現屈原的經歷和歷史。
簡單來說,上半場為觀眾打造出一個由屈原的楚辭所描繪的前所未有的“荊楚世界”,呈現出了神秘華麗極富想象力的神話世界。而下半場則以歷史中的戰(zhàn)國為時代背景,以屈原的經歷為線索,呈現出兩千多年前那個慷慨悲歌、愛恨交織的歷史。
為將晦澀難懂的《楚辭》“翻譯”成現代觀眾看得懂的故事,《荊楚映象》突破傳統舞臺劇的界限,通過戲曲、皮影、木偶、武術等多種傳統藝術形式與現代舞臺科技的結合,將古文、古情、古意以現代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
屆時,觀眾將在舞臺上看到頂天立地的青銅巨門,高達6.5米的巨型編鐘,《九歌》世界中的巍巍眾神。后羿射日、山鬼騎豹、鳳凰浴火重生等,也將以觀眾難以想象的方式華麗呈現。
楊麗萍接受采訪時介紹,本劇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面臨了諸多挑戰(zhàn),但團隊成員憑借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不斷推翻再創(chuàng)作,力求將楚文化的精髓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現。從服裝到音樂,每一個細節(jié)都經過精心挑選和設計,300多套服裝和7萬多張設計圖的背后,是團隊對藝術的無限熱愛和對完美的不懈追求。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音樂大師譚盾為本劇注入了靈魂,他在劇中多次采用曾侯乙編鐘原件的聲音,為《荊楚映象》增添了一份歷史的厚重感和神秘色彩。
楊麗萍與譚盾的合作,加上國內外頂級藝術團隊的加盟,使得《荊楚映象》在視覺和聽覺上都達到了震撼的效果。這部作品不僅是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展現,也是對當代中國藝術家態(tài)度與表達的生動演繹。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