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友江)“熊大娘,您好,我是大冶銅都社工負責人郭志堅,今天跟您隨機視頻連線,請問對我們的社工服務是否滿意?”“滿意、滿意,小姜正在幫我洗衣服,她比我姑娘還貼心。”這是7月11日黃石市在大冶靈鄉鎮召開社會救助工作現場推進會的一個場景。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2023年以來,靈鄉鎮扎實推進社會救助工作,確保困難群眾享受政策溫暖,并啟動“愛大也、鄰里助”項目做好社會救助工作,有效地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實現了應保盡保目的。

擴寬“宣傳路”
自低保擴圍增效開展以來,該鎮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滾動屏幕、宣傳欄等形式廣泛宣傳城鄉低保政策。同時,該鎮還有效結合各類主題教育開展大走訪、集中宣傳日等活動宣傳各項救助政策。組織民政業務政策培訓會,同時利用鎮班子會、鎮村干部例會傳達學習相關文件,有助于提高低保救助政策知曉率。
織密“服務網”
不斷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全鎮23個村(社區)全部設立社會救助點并配備社會救助員,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扎實做好低收入、困難人口走訪摸排等工作。針對少數群眾文化水平低、出行不便等特點,積極開展“上門服務+代辦陪辦”業務,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救助”,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2023年至今,全鎮共幫辦代辦事項達500余件。

整合“社會力”
發揮好“三次分配”作用,發動“五老”人員、志愿者、黨員干部等參與“慈善一日捐”、困難群眾慰問等社會救助行動中來,優先救助現有政府救助資源和救助政策無法覆蓋以及政府救助之后仍未擺脫困境的困難人員,2023年以來累計走訪慰問困難群眾300余人次,發放慰問金、米面油、書包文具等慰問品折合人民幣3萬余元。
把牢“源頭關”
前期發揮村(社區)民政工作者的作用,了解收集本轄區內符合社會救助條件家庭的需求線索并上報,鎮工作人員聯合第三方機構對散居特困人員、低保家庭、困境兒童等弱勢群體進行入戶調查,開展需求評估,并實行“一人一檔”。據統計,共走訪了特困對象196戶,走訪低保對象130戶。

開展“鄰里助”
充分利用“愛大也、鄰里助”平臺,統籌第三方機構、社工志愿者、困難群眾等社會救助力量,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與特殊困難群體結對幫扶,提供居家照料、清潔衛生等服務。
活動期內被聘請困難群眾每服務一名對象可獲得報酬1200元左右,2023年靈鄉鎮47名特困人員每人獲得24次72小時服務,真正實現了“脫困”和“解困”雙贏。
針對困難家庭未成年人,通過開展書畫文學類特色課堂、暑期學習課堂、感恩愛國主義教育等主題活動,將180名困難家庭的孩子組織到一起,引導貧困家庭孩子融入社會大家庭,感受社會溫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