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包頭7月13日電 題:“草原鋼城”飄逸出“文藝范”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看到張大千、齊白石的真跡出現在展廳中,17歲的王旭婷趕緊用手機拍下。繼續前行中,她驚喜不斷地說:“哦,這里還有李可染、啟功等書畫大咖的真跡。”
7月13日,在2024中國·包頭藝術博覽會(簡稱藝博會)現場,類似王旭婷般的書畫愛好者一早就趕到現場欣賞“平日難得一見的名家書畫”。
以工業著稱的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曾被外界譽為“草原鋼城”。市民王建東表示:“在這樣的標簽下,很多人將包頭定義為‘理工男’城市,但沒想到這次藝博會的舉辦,包頭徹底有了‘文藝范’。”
在藝博會現場,包頭市政府官方對外披露的消息顯示,榮寶齋、北京故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展中心美術部等逾40家知名文化藝術機構亮相包頭,展示超2000件各類藝術精品。藝博會期間,包頭市小劇場聯盟還精心籌備了獨幕劇、兒童劇、相聲、脫口秀等6場演出,為外地參展商、游客提供了解包頭的機會。
香港天藝文化集團帶來的“故宮御木·香港典藏國木金絲楠展”,讓很多人大飽眼福。展陳負責人羅天榮介紹:“金絲楠木是古代皇帝御用的木材,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
藝博會指導方負責人齊浩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藝博會展出面積5000平方米,共設置7個板塊。匯集國內知名藝術機構及藝術家作品,將書畫、雕塑、陶藝、攝影、非遺等不同品類并置,既有助于藏家之間的交流,也可以實現收藏跨界,構建多元完善的收藏生態,推動藝術品市場的繁榮。
“此次藝博會很多人首次欣賞到了高品位的藝術作品,觀展人數之多超出了預期。”齊浩權指著現場的人流說,“用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形容毫不為過。”
兩天前,受聘為包頭市首席文化顧問的單霽翔,是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對于此次藝博會,他評價說,包頭文化氛圍濃厚,正在從一個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他對此充滿了期待。
前來參會的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所長鄭雷表示:此次藝博會的舉辦,對于包頭打造文化高地將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名譽院長駱芃芃建議:在打造文化高地的過程中,包頭要加強與其他地區的交流合作,引進更多國內外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和藝術家參展,為包頭市的文化藝術事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