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魏靄瓊 通訊員趙璧、喻名杰)近日,我國首個天然洞穴四季滑雪場地——宜昌市遠安縣武陵峽口溶洞四季滑雪場正式營業。臨近三伏,湖北全省平均氣溫逼近40℃,“洞穴四季滑雪場”為旅客提供“冰爽”體驗。

遠安武陵峽口景區“洞穴四季滑雪場”現場。通訊員供圖
舊地覓新景 解鎖滑雪新場地
當夏季、溶洞、滑雪這三個極具反差感的關鍵詞組合在一起,不僅吸引了不少旅客前往體驗,同時也吸引了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文旅普查調查組的注意。
為此,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迅速組織人員前往遠安開展現場核實和特殊旅游單體資源調查工作。滑雪場位于武陵峽口景區“楊樹洞”向內行進1公里處的一巨大洞廳,在“洞穴四季滑雪場”現場,調查人員目睹積雪占地超過了3000平方米,積雪厚度最厚達到30cm以上,經測量,整個大廳內的溫度維持在3-5℃左右,和酷熱的洞外仿若兩個世界,前來體驗打卡的游客絡繹不絕。
湖北省文旅資源普查旨在全面摸清湖北省文旅資源底數,助力文化旅游資源發掘、開發、利用和保護,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針對開放多年的文旅景點進行重新勘測評定也是文旅普查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此次宜昌市遠安縣武陵峽口景區對溶洞景點進行了二次開發,充分利用溶洞的特殊地質條件,打造天然洞穴四季滑雪場地,是對本地文旅資源的深度挖掘,通過獨特的地質條件為旅游賦能,促進當地文旅迭代升級。
依地造景 借助溶洞會呼吸的獨特地質優勢
經調查發現,景區雖然使用了造雪設施,但主要還是依賴溶洞本身的低溫儲雪條件,那么為什么溶洞內溫度如此之低,還能夠開辟出數千平方米的雪場,打造出這么大一片冰雪世界呢?
“地下巖溶洞穴的夏日反常低溫現象曾在世界少數地點有過報道”,調查組專家鄒亞銳介紹,譬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發現的考德斯波特冰洞,中國山西省的寧武冰洞,以及距離武陵峽口不遠——湖北省五峰縣的白溢巖“暑天冰穴”等,這些神奇洞穴通常在最炎熱的夏季結出洞中厚厚的冰,而到了真正寒冷的冬天,洞內氣溫卻“反彈”,冰雪則消融不見。
據調查組專家介紹,通過對多地冰洞的研究,學界目前傾向認為“洞穴呼吸”可能是產生這一自然奇特現象的推手。但是,也并非所有巖溶洞穴都有成為“冰洞”的潛力,一些異常封閉或過于開放的洞穴,洞內外的氣體也不能很好實現交換,洞穴呼吸作用會比較微弱。
然而,遠安武陵峽口景區身處沮河左岸重要支流——紅巖河的地下徑流區,長期溶蝕形成了武陵峽景區楊樹洞、天坑洞、兵馬洞、月亮洞等由一條地下河貫穿的獨具地域特色的溶洞群,地下洞廳規模巨大,且有多個洞口,具備洞內外氣體交換和“存儲”的條件,因此成為了洞穴呼吸作用和夏日低溫洞穴的典型代表。
地質小講堂 文旅普查重在查也重在“普”
溶洞為什么會呼吸,是怎么在呼吸?結合實地調查認識并與有關專家討論,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姜麗對這種特殊的地質現象也進行了科普。
“人們熟知的巖溶洞穴其實是整個區域地下巖溶系統的一個分支,整個巖溶系統好比一個會呼吸的人,地下巖溶空間就是臟腑,洞穴則是氣管,洞穴呼吸主要由地下巖溶作用過程控制。” 李姜麗介紹,在地下水量小、水中礦物質過飽和的時候,會大量和洞內二氧化碳結合,沉淀形成厚厚的鐘乳石;在外源水多、地下水量大,以溶蝕作用為主的階段,洞內巖石則大量被“溶解”,并釋放二氧化碳。前一種情況會使洞穴產生負壓,讓洞外熱空氣貫入洞內,后一種情況則相反,地下颼颼的“冷風”會向洞外吹。
中國南方夏季由于東亞季風向北推進,會產生梅雨,降水普遍增多,地下河水量變大,也使許多巖溶地區的溶蝕、侵蝕幅度增強,此時巖溶洞穴的“呼吸作用”通常表現為洞內冷空氣向外單向流動,熱空氣因此被阻隔在洞外,洞內正常溫度反而會降低接近零點,這也是遠安溶洞夏日冰雪旅游項目能夠順利推出的關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