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要
●聚焦“能干”“會做”“實用”,突出對職業道德、安全生產和核心素養的考核
●根據勞動者從業領域、活動內容的不同,鄉村技能人才分為農產品生產加工、農業農村建設、農業經營服務和農業技術服務四類,探索實施差別化評價
●對在鄉村振興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鄉村工匠等,可突破從業年限、學歷等限制破格晉升職業技能等級
近日,安徽省人社廳、農業農村廳聯合印發《鄉村技能人才評價工作指引(試行)》,助力鄉村勞動者走技能成才之路,促進人才評價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不斷壯大鄉村技能人才隊伍,著力服務技工強省、農業強省和人才強省建設。
優化載體平臺。針對鄉村技能勞動者以小規模、低聚集的從業形式,克服難以組織集中式、規模化的評價活動的困難,充分利用勞動者當地條件,創新評價組織方式,支持評價機構依托當地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鄉村振興企業、產業項目基地,就地建立分支評價點、完善考評場所,幫助鄉村勞動者就近參評。支持農業農村、鄉村振興龍頭企業大力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推動建立完善鄉村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保障機制。
完善評價方式。聚焦“能干”“會做”“實用”,靈活采取考核評價、以項目代評、直接比照認定等評價方式,設置易于操作、實用有效的評價內容,突出對職業道德、安全生產和核心素養的考核。支持結合生產經營實際、所從事技能崗位,在工作現場開展考評。對《國家職業分類大典》暫未列入但鄉村振興發展急需的技能崗位和技能項目,支持開發專項能力考核規范,開展專項能力考核認證。
探索差別化評價。根據勞動者從業領域、活動內容的不同,分為農產品生產加工、農業農村建設、農業經營服務和農業技術服務四類鄉村技能人才。結合不同類型人才特點探索實施差別化評價,對生產加工型人才,重點評價掌握核心技能、完成生產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的能力;對經營服務型人才,重點評價掌握關鍵方法、完成經營任務、提升用戶體驗感滿意度的能力。
支持“特才特評”。對在鄉村振興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鄉村工匠、高素質農民、鄉村實用人才、鄉村能人、技能名師、勞動模范,以及具有一定示范帶動效應、同等市場條件下種植養殖收益明顯高于其他種植養殖戶的技術骨干,在本地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具有一定規模,在保證農產品有效供給、農產品質量安全或推動當地農業生產增收方面業績貢獻突出的技術帶頭人等技能勞動者,可突破從業年限、學歷等限制破格晉升職業技能等級。
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安徽將深入實施人才興皖工程,持續推進技能人才分類評價,著力構建科學有效、崗位適用、規范有序的社會化市場化技能人才評價機制,推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提供堅實人才支撐。(皖仁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