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莫斯科7月20日電(記者周天翮)早上9點,伏爾加河靜靜流過位于莫斯科西北百余公里的小城特維爾,水面呈現出錫器色澤。
15世紀,生于特維爾的商人阿法納西·尼基京曾沿河而下,開啟探索世界的航程。而今,他的雕塑屹立河邊,注視著過往船只。再過一會,第10屆特維爾龍舟挑戰賽即將在此開幕。
“要下雨了。”攝影師亞歷山大指了指頭頂的烏云。云墻層層疊疊,幾近密不透光,將天空壓得很低。
鴨子仿佛感知到行將開始的賽事,也躍躍欲試,或三只、或四只成一隊,配合著富有節奏感的暖場音樂劃水。
岸上,身著各式隊服的俄羅斯運動員們逐漸形成一堵人墻,男女老少幾乎個個頎長、健美,手臂肌肉線條清晰如鑿。
隨著主持人用極富激情的男中音宣布開幕,雨應聲淅瀝落下。從約200米開外駛來三條龍舟,第一場比賽開始了。三條船齊頭并進,速度不快,但很平穩。
隨著龍舟靠近,“好樣的!”“太棒了!”喝彩形成聲浪,響徹伏爾加河畔。主持人介紹,這三條船的槳手是“有健康障礙的人”——殘疾人的委婉說法。
只有當他們下船時,才能真切看出他們并非健全。有的走起路來顫顫巍巍,需要別人攙扶;有的剛一下船,就被抱上了輪椅;有的無法清晰吐字。
幾位頒獎嘉賓早就在浮臺邊等候。每有一位殘疾人運動員上岸,他們就立刻以金牌和笑容相迎,時而有運動員和頒獎者抱在一起。其他運動員們全程不停鼓掌。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封立濤參與了頒獎。他感慨:“這正是包容、多樣的人文精神在體育賽事中的生動體現!”特維爾人擁抱的,不僅僅是殘疾人運動員。他們的先輩順流而下,擁抱外面的世界;來自中國的龍舟逆流而上,在這里找到了新的港灣。經過多年的發展,龍舟運動不僅在特維爾州各地區收獲了一批擁躉,更是在俄羅斯許多地區流行起來。
天放晴了,陽光從云層中瀉下,剩下的比賽順利進行。大家不會忘記,這一天,殘疾人運動員的龍舟率先駛出風雨,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冠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