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瞿明麗)7月17日,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社會實踐團赴河北省石家莊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20余名師生走進革命圣地西柏坡感悟初心使命,探訪先進示范園塔元莊村感悟鄉村振興實踐成果,深入農機企業和家庭農場調研發展所需。團隊成員們將專業知識融入實踐全過程,以政策宣講、農業科普、產業調研、助農直播和公益助教等方式,搭建校地企交流合作平臺,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組織振興,師生共上這堂行走的思政課與實踐課。
“駐足西柏坡,心潮澎湃”
“站在西柏坡的這片熱土上,心中涌動的情感如同潮水般澎湃。凝視著那些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建筑,我仿佛穿越了時空,親眼見證了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感受到革命先輩們的英勇與堅韌。”駐足在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前,該校工學院機電2201班張則感慨道。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師生一道探訪中共中央舊址,參觀了西柏坡陳列展覽館和國家安全教育館,從一段段跌宕起伏、氣勢恢宏的黨史故事、一頁頁泛黃的文件和一件件飽含紅色回憶的革命文物中,深入直觀地感受到了“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光輝歷程和中國共產黨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做出的豐功偉績,深切體會到西柏坡精神的實質所在。“今天來到西柏坡,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洗禮。”該校工學院機械化2202班宋潤潤收獲滿滿,“實地參觀讓我仿佛置身于那段歷史之中,每一個場景、每一件展品都訴說著當年的故事,讓我對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實踐團師生黨員代表在西柏坡重溫入黨誓詞

實踐團于西柏坡參觀交流
“由‘土’而‘特’繼而‘產’”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在西柏坡鎮政府報告廳,華中農業大學襄陽書院副院長、工學院教授宗望遠受邀為西柏坡鎮的黨員干部就鄉村振興與農業強國建設開展座談交流,西柏坡鎮鎮長韓強、人大主席吳江濤及16個村黨支部書記與會,共同為西柏坡村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宗望遠強調,要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從“土”“特”“產”三個字出發,由“土”向“特”繼而形成“產”,做精做優,突出抓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鏈推進鄉村產業發展。報告結束后,雙方舉行華中農業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掛牌儀式。

實踐團于藁城區就校地企合作開展座談
西柏坡鎮團委書記、共青團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周嘉琪表示:“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們要牢記囑托,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加大鄉村產業發展投入,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團結帶領廣大群眾一心一意謀發展、促振興。”
調研塔元莊村“蝶變”美景
從文化長廊到村史館,從“同福鄉村振興六位一體”展廳到同福智慧農場,從四季采摘園到家庭農場,正定縣塔元莊村環境美、產業興、日子旺,多元化發展的成效躍然眼前。“這里的有機蔬菜種植是如何實現高效節水灌溉的?”在同福智慧農場,工學院副教授趙純清帶著社會實踐團的同學們一同開展產業調研。同學們針對園區內的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和成效,以及塔元莊村鄉村振興的建設路徑和現代農業技術的創新應用與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

實踐團師生參觀塔元莊鄉村振興模式展館

實踐團師生參觀塔元莊鄉村振興模式展館

實踐團在同福智慧農場參觀交流
該校工學院副教授徐勤超表示,塔元莊村在農業機械化方面的實踐探索令人印象深刻,不僅引進了先進的智能農機裝備,還注重精準農業的實施和農業物聯網的構建,有效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為耕種收機械“開方子”
在明亮寬敞的廠房中,各式各樣的耕種收機械整齊擺放,機身上還散發著新鮮泥土的味道,一旁的工人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機械維護,這是石家莊藁城區綠之寶家庭農場中的一幕。“這些機械平時用來進行哪些作業?公司具體能做哪些作物的耕種收?對于精量播種是否有所涉及?”宗望遠教授帶領團隊在產業中找問題,與農場主劉和賓熱切地交流心得,不時提出新的建設思路、開出新方子。

實踐團參觀綠之寶農業機械廠房
在石家莊金箭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的庭院中,停放著一臺公司與華中農業大學聯合研制的油葵收割機,它即將被運送至內蒙古,開啟“職業生涯”。公司總經理周國輝滿懷感激地對實踐團的師生說道:“我們被油葵收割研發困擾了十余年,始終不得其解,多虧了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的優勢資源。因為你們的介入,裝備研發的技術問題迎刃而解,企業發展也迎來轉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實踐團師生在金箭公司交流
藁城區委組織部、農業局、科工局代表分別圍繞本區人才培養引進政策、農機產業發展現狀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進行介紹。圍繞大量的黃瓜藤如何處理、辣椒采摘困境、藥材收獲難題和油菜種植問題等農業生產的亟待解決的問題,當地政府表達了進一步加強校地企三方合作的期冀;企業代表就企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項目需求及人才引進等問題進行闡述,表達了與高校合作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愿望。部分實踐團指導老師帶著學生當即“揭榜”,表示將充分利用學校的科研優勢,結合當地農業發展現狀,幫助農戶、企業克服發展困境,共同為農業現代化建設助力。
該校機電專業2203班劉昱杰表示,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堂師生同行的“行走的思政課”,更是一場“揭榜掛帥”式的“一線專業課”,青年學生要在社會大課堂中見世面、悟道理、長才干,為未來的學習科研打下堅實基礎,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