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張賽賽 通訊員楊麗芳 吳克思)在“執法+”“智慧+”超限治理全鏈條處置體系下,湖北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局依托自身優勢,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建立湖北首個治超聯網管理信息系統。
據悉,“湖北省治超聯網管理信息系統”已試運行近2個月,這套系統到底有何神奇之處,7月23日,記者來此“一”探究竟。
一張網:整合節點 精準追蹤
“這么快就被你們找到了,我愿意接受處理。”黃石籍大貨車司機張師傅心有余悸。6月26日,張師傅在武漢S40四環線北湖收費站強行跟車沖崗后,湖北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總隊一支隊執法人員通過全省治超聯網平臺系統精準追蹤。

高速一支隊交通運輸綜合執法人員現場督促違法超限車輛卸載減重
跟車沖崗、人情執法、業務協同難,往往不能減少違法超限運輸行為,保護公路基礎設施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也容易引發激烈矛盾,無理取鬧、暴力抗法等現象時有發生,治超工作壓力大、困難重重。而數量多、分布散、工作量大等特點,也給交通運輸綜合執法部門制造了不小的“麻煩”。
“治超聯網管理信息系統”消除了這個煩惱。憑借地理信息系統(GIS)、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優勢,將全省公路超限檢測站(點)、非現場檢測點、高速公路收費站、貨運源頭企業等多個關鍵節點整合到“一張網”內。不僅實現了對貨物運輸車輛的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還能夠在全省范圍內進行統一調度和指揮,有效提升了治超整體效能。
目前,系統已接入全省76個公路超限檢測站、45個非現場檢測點、458個高速公路收費站、65家貨運源頭企業,初步構建了全方位、立體化超限超載聯網監測體系。
一塊屏:智能監管 實時監控
如何對違法超限運輸車輛實現智能監管、實時監控,才是系統核心價值所在。
7月23日上午,在湖北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局治超辦公室,值班人員邱昌閣坐在電腦顯示屏前,時刻關注“治超聯網管理信息系統”,成為超限運輸車輛監管特情的第一“吹哨人”。
屏幕上,所有超限車輛治理相關數據一目了然:貨車流量、貨車超限量、貨車超限率、卸駁載重量、非現場線索閉環情況等監測參數實時更新,一旦某個數據出現超標,系統立即就會發出預警,指揮調度中心即可迅速響應采取措施。
“1+N張圖”將全省的治超資源、道路狀況、車輛行駛軌跡等信息以圖形化的方式直觀展示,并提取各治超站點終端的檢測數據、設備運行數據、綜合分析數據,結合預警信息等,一張圖盡收眼底。
“這張圖不僅能夠幫助交通管理部門清晰地了解全省的治超工作布局和動態變化,還能夠根據實時數據進行快速響應和精準調度。”湖北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局治超辦公室曾強說,在發現超載超限車輛時,系統可以立即在地圖上標注出車輛的位置和行駛路線,并自動調度附近執法力量進行攔截和處理,迅速打擊違規行為。
一條鏈:全程監管 閉環管理
“治超聯網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對治超工作全流程的監管和閉環管理。”湖北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局道路執法處負責人朱信峰介紹,這種閉環管理的方式,不僅提高了治超工作的規范性和透明度,還確保了其連續性和有效性。
在源頭治理方面,系統通過對貨運源頭企業的監管和稱重數據的采集,防止了超載超限車輛上路;在途中檢測方面,系統通過公路超限檢測站(點)和非現場檢測點的設置,實現了對貨物運輸車輛的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在事后處理方面,系統則根據檢測結果對違規車輛和企業進行處罰和整改,并將相關信息反饋給相關部門和單位。

興山縣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執法人員登記涉嫌違法超限運輸
截至7月18日,全省各市州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機構通過治超聯網管理信息系統梳理非現場稱重數據1108285條,核查違法超限數據74676條,發現并處理的違法超限超載非現場案件155起,立案84起,結案19起,其他超限信息也以函告、短信的方式推送給其單位和駕駛員,加快推動了非現場執法在科技治超方面的應用,系統試運行成效顯著。
“治超聯網管理信息系統”的高效開發應用,只是聚焦“執法+”“智慧+”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湖北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進治超系統的全省推廣使用和超限檢測站點、源頭企業、非現場檢測點等設施設備的接入工作,不斷完善系統功能,提升系統性能,為全省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