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上海7月25日電 (記者 王笈)世界上第一款家用游戲機、游戲主機“御三家”的經典之作……備受關注的中國音數協游戲博物館25日在上海正式開館。

米羅華奧德賽的完整版本及拆解版本。 中新網記者 王笈 攝
這是中國國內規模最大的專業電子游戲博物館,占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共收錄各式游戲機、個人電腦、游戲軟件、游戲書刊等游戲相關藏品5000余件。博物館通過“電子游戲的起源”“主機游戲的興起”“電腦游戲的繁榮”“中國游戲的發展”四大常設展區,將電子游戲的歷史娓娓道來,引導觀眾深入探尋游戲背后的技術與文化內涵。
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米羅華奧德賽在第一展廳“閃亮登場”,這是世界上第一款家用游戲機。館內還同時展出一臺拆解版本,讓觀眾得以一窺其內部的電路板等“神秘”構造。據介紹,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電子游戲最初只是在高等院校和軍事機構中有少量應用;隨著計算機技術逐漸普及,電子游戲才開始成為公眾的娛樂項目。

“R.O.B.機器人”和“威力手套”。 中新網記者 王笈 攝
20世紀80年代起,電子游戲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開啟了“主機大戰”的時代。除了紅白機、Game Boy等充滿“回憶殺”的經典產品,一些特殊展品也引起了現場觀眾的關注。例如任天堂于1985年推出的外設“R.O.B.機器人”將電子游戲“包裝”成玩具,不過這款機器人僅適配兩款游戲,很快就停產了;1989年推出的“威力手套”是體感游戲的先驅,有握拳、動手指等14種不同的操作動作,不過由于缺少配套游戲、操作困難、準確度極差等原因,次年即停產。
博物館還探尋中國游戲的發展歷史。據介紹,這段歷史可以上溯到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的一系列中國國產家用游戲機,以及20世紀90年代中國大陸出現最早的自研游戲。

“中國游戲的發展”展區。 中新網記者 王笈 攝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表示,從像素到3D,從按鍵操作到交互體驗,電子游戲以獨特的方式記錄和承載著人類科技的巨大進步。中國音數協游戲博物館不僅開啟了通往游戲世界五彩繽紛的大門,更是架起了一座連接游戲產業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據悉,該館將于7月26日至29日進行試運營,并在之后公布正式面向公眾開放的時間。試運營期間實行預約制。(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