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昆明7月26日電 (黃興鴻)“非遺研學越來越受追捧,前來我家體驗青花瓷制作的游客逐年增多。”26日,參加第8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8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南博會”)的云南省玉溪青花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光林如是說。
7月23日至28日,南博會在昆明舉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展會期間組織逾150項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進行展演和展示。26日,記者在南博會現場看到,琳瑯滿目的非遺項目展品,吸引民眾駐足。
地處中國西南邊陲的云南省,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多姿多彩、特色鮮明的非遺。截至目前,云南國家級、省級、州市級、縣(市、區)級四級非遺項目分別為127項、686項、3015項、7766項,四級代表性傳承人分別有125人、1419人、3568人、12563人。
玉溪青花瓷是云南省非遺項目,陳光林是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他介紹,2013年,旅行社帶了400余名游客到他的窯口研學,體驗茶杯、茶壺等器皿的拉坯、繪畫工藝,此后研學游客逐年增加,到2023年逾1500人。“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讓許多非遺項目產品實現人氣財氣兩旺,也讓游客體驗到了非遺里的‘云南美好生活’。”他說。
唐菓子是昆明市西山區非遺項目,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阮智敏表示,非遺研學越來越熱門。2022年,他在昆明市滇池畔、西山腳下的茶馬花街開了制作工坊,制作、銷售美食唐菓子。第一年,吸引約300人來研學;次年達到500余人,2024年預計會超過800人。
巍山布扎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非遺項目,與傳統民俗端午節息息相關。端午節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等地的兒童,流行佩戴小動物造型的布扎香囊,有避邪驅瘟之意。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劉春麗介紹,她從事巍山布扎制作30余年,2022年結合旅游市場推出研學,當年僅幾十人參加,次年到200余人,今年上半年已突破200人,她看好非遺研學的前景。
據介紹,云南在推進旅游與非遺深度融合中,通過開展非遺研學,非遺進景區、進酒店、進民宿,推出非遺主題旅游線路,舉辦“云南非遺伴手禮”評選等活動,為非遺的傳承發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為游客帶來更加豐富和獨特的旅游體驗,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