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余奕 黃黎)扎實開展“助推流域綜合治理”和“檢護民生”專項行動,聚焦咸安區內水、土、林、動植物等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開展斧頭湖水域、西涼湖水域等專項活動……8月15日,第2個全國生態日,咸寧市咸安區人民檢察院曬出公益訴訟成績單。
繪就一湖“綠波蕩漾”
2024年以來,咸安區檢察院結合全省檢察機關斧頭湖流域巡回檢察工作辦理了一批涉斧頭湖流域公益訴訟案件,對于轄區內斧頭湖流域亂扔亂占、污水直排亂排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影響水域生態環境等系列問題,通過組織磋商會、發出檢察建議等前端治理形式,推動對問題整改落實。
相關職能部門通過截污治理工程、截堵管道、納入污水管網、清理岸線垃圾等措施開展治理工作,實現斧頭湖流域污水和垃圾的有效整治。
繪就一塊“黃色土地”
2024年3月,“益心為公”志愿者平臺反映線索,咸安區某鄉鎮的田地、溝渠、溫棚夾道散落著農藥包裝廢棄物,及大量的廢舊農用薄膜。經查閱相關資料,農藥瓶屬于危險廢物,耕埋后將會對農作物生長產生不利影響;農用薄膜屬于高分子化合物,無法自行分解,長時間殘留在土壤中會破壞土壤結構與土壤肥力,導致作物減產,薄膜中的塑化劑也會隨著溫度的增加釋放到土壤中,對農作物造成污染,進而污染食物源,危害人體健康。
隨后,咸安區檢察院對上述損害情形予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并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得到職能部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人員對涉案田地、溝渠的農用廢棄薄膜、農藥及肥料的包裝廢棄物進行清理,共清理出農用廢棄薄膜約150公斤、廢棄農藥瓶約14公斤、其他廢棄物約10公斤,土地資源被有效保護。
繪就一幅“和諧共生”
2024年4月,咸安區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咸安區某鄉鎮入湖河道有新生和腐爛的水葫蘆、水花生,水草上附著大量福壽螺卵,一大橋橋墩上和淦河入湖口附近存在大量福壽螺卵。福壽螺、水葫蘆和水花生均屬于外來入侵物種,入侵后將與本土物種爭奪生存空間和資源,影響河道水質,破壞生態環境。
為保護生態和諧,咸安區檢察院通過檢察建議的方式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履職,組織人員、船只對涉案地區存在的水葫蘆、水花生、福壽螺卵等進行清理,維護水生態和諧。
生態保護是實現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強化社會生態保護意識至關重要。據介紹,咸安區檢察院將自覺把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融入黨委政府工作大局中謀劃和推進,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鍥而不舍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檢察新貢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