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福州8月19日電(記者吳劍鋒、李昊澤)陽光透過林蔭灑在球場,形成斑駁的光影。在福州外語外貿學院,46歲的臺胞康永明一手抱著橄欖球,一手向身邊的隊員快速揮舞著,綠茵場上吶喊聲此起彼伏。
這是康永明來到福州的第一年,短短八個月時間,已經收獲了上百名大陸學生。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圓滿大叔”。“不管做任何事情,只有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圓滿,希望自己和家人不管到哪里都能帶來美好。”康永明對這個綽號頗為滿意。
在臺灣新竹市,康永明長期擔任高中體育老師和橄欖球教練。橄欖球在海峽對岸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但在大陸仍是小眾愛好。一次偶然的機會,康永明結緣福建省橄欖球協會會長吳露生,兩人決定共同在福建推廣橄欖球運動。
“這些年大陸飛速發展,希望我的孩子在大陸也能獲得寬闊的眼界和格局。”康永明說,閩臺同文同種,語言習俗相近,因此他和家人決定在這里開啟“人生的下半場”。
如今,康永明在福州外語外貿學院擔任體育教師和橄欖球校隊教練。在他看來,這項運動既能強身健體,也能增進兩岸青年的交流。
今年7月,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第九屆海峽兩岸(福建)青年英式橄欖球交流賽在福州舉辦,來自臺灣桃園市的石門中學校隊跨海而來,大家在綠茵場揮灑汗水之余,也深化對彼此的認識。
“很多孩子第一次來大陸,他們驚訝于大陸的發展和人們的友善,而大陸的老師也對臺灣孩子的禮貌和紀律性印象深刻。這次比賽給了大家互相了解對方的一個契機。”康永明說。
未來,康永明計劃到臺灣挑選一批橄欖球好苗子,組建一支閩臺融合的橄欖球隊。“臺灣少子化嚴重,橄欖球運動的土壤將越來越貧瘠,但是大陸擁有廣闊市場。臺灣孩子來大陸念書,也可以在這里就業創業,闖出更廣闊的一番天地。”
橄欖球、棒球、手球……近年來,越來越多像康永明一樣的臺胞選擇到大陸扎根。他們在推廣體育運動的同時,也讓兩岸青年在競技賽場上彼此了解、彼此信任。
為加強閩臺體育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地體育資源互補,去年6月,福建省體育總會與臺灣體育總會簽署了《閩臺體育交流與合作意向書》。圍繞“擴大民間體育交流,加強閩臺體育合作,促進閩臺體育共同發展”主題,雙方將全面深化競技體育合作、提升群眾體育交流、加強體育產業合作、加大人才交流和培訓力度等。
福建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岸體育交流不僅能為溝通兩岸民眾情感發揮積極作用,也能激發兩岸運動員的民族自豪感。“未來我們將著力深化閩臺體育融合發展,堅持以發展棒壘球等體育項目為抓手,持續擴大兩岸體育文化交流。”
在今年舉行的一場兩岸青年人才植樹活動中,康永明將寫有自己名字的卡片掛在樹上。他希望,有朝一日一家四口都來到福州生活,到時候他可以帶孩子們看看,“爸爸像這棵樹一樣,扎根在這片土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