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思敏)8月22日,從黃石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市實施六項舉措,推進礦產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創建。
2023年1月,大冶市、陽新縣被自然資源部認定為自然資源(礦產類)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后,嚴格按照自然資源部要求,統籌發展與保護,兼顧效益與環境,積極爭創示范,全市礦產資源節約集約水平大幅提升,涌現一批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型礦山企業。
在突出結構優化方面,堅持規劃引領,按照規模化集中化原則,開展礦產資源總體規劃調整,調整、新增了一批勘查和開采規劃區塊,保障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持續整合中大型礦山18家,近兩年注銷市級發證采礦權8宗,縣級發證采礦權19宗,嚴格控制新立礦山規模,新設露天采礦權8宗,年產規模均在500萬噸及以上,大中型礦山占比持續提升。
在突出綠色發展方面,該市在勘查工作中落實綠色勘查理念,嚴格執行綠色地質勘查工作規范,減輕地質勘查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在綠色礦山建設中做到功能分區、應綠盡綠、潔化美化,加大環保設備設施投入,大中型礦山基本完成井下大型無軌機械化設備采購和安全環保管理數字化平臺建設。
目前全市在產在建51家礦山全面納入綠色礦山創建,經現場驗收評審,在產礦山創建率94%。已建成省級以上綠色礦山13家,其中國家級9家、省級4家,綠色礦山數量居全省第二。
在突出高效利用方面,建立健全儲量臺賬季度管理制度,扎實開展礦產資源領域“雙隨機一公開”實地核查,切實提升礦山儲量年報質量。
組織評比示范礦山企業,鼓勵礦山企業改進采選技術、更換采選設備,全面提高礦產資源“三率”指標,營造礦產資源節約集約良好氛圍,涌現出了三鑫公司、武鋼金山店礦、有色銅山口礦、付家山礦等一批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型礦山企業。
在突出環境改善方面,按照“誰修復、誰受益”原則,構建“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礦山生態修復模式,2023年投入修復治理資金1.01億元,新增完成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15處,修復面積1504.65畝。全市累計完成歷史遺留露天采石場修復433處,正在推進19處。
積極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三年行動(2023-2025),到2025年完成上級下達的172公頃歷史遺留礦山圖斑修復治理任務。在產和新建的礦山全部嚴格執行邊開采、邊治理,持續提升礦區環境。
在突出監管執法方面,聯合公安、紀檢監察、法院、檢察院共同執法,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嚴厲打擊礦產資源違法行為,形成了抓問題整治的高壓態勢,引導礦山企業規范開采行為。深入開展打擊“洗洞”盜采金礦、礦產資源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行動,被自然資源部評為表現突出單位。
此外,對全市在建在產礦山開展執法巡查,累計開展亂采濫挖點重點區域動態巡查4000余次,發現問題線索11件,排查礦洞(坑、硐)125個,所有礦洞(坑、硐)均已關閉。
在突出制度建設方面,出臺了《黃石市礦山生態修復條例》《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綠色礦山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出讓收益評估工作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對礦山地質環境修復、綠色礦山創建、礦業權出讓收益評估、建設項目產生的砂石資源處置等方面建章立制,明確了工作任務、程序以及具體要求,為全市礦產資源規范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