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福建永定9月4日電 (熊川)“整個暑假,幾乎每天都有十幾個‘十番音樂’愛好者來到這里,我在這里義務給他們上課。”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培豐鎮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傳承人張美德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暑期過后,他就每周日上午九點給這些人免費培訓,希望能夠把“十番音樂”傳承下去。
今年76歲的張美德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從小就跟父親和叔父學習十番音樂,是十番音樂的第三代傳人。2003年,他積極組建了培豐十番音樂隊,并把祖上遺留下來的傳統十番音樂十六首工尺譜翻譯成簡譜和五線譜,還錄制成光盤在全市推廣、發行。
如今,張美德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了一個鄉村會客廳,在免費傳授“十番音樂”技藝的同時,還為民間藝術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
“我被授予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十番音樂’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張美德工作室和傳承體驗所的稱號,這既是一種鼓勵,又是一種動力。所以我要發揮我的余熱,把‘十番音樂’傳授給更多的人,把我的家打造成為文化交流的鄉村會客廳。”張美德說。
自2012年開始,張美德一直從事義務培訓,13年來從未間斷,總共培訓了1000多場次,培訓人數超過1.5萬人次。張美德被授予龍巖市“最美文化員”榮譽稱號。如今,每逢重大節日,張美德總會邀請他的團隊前往永定各地參加演出,以吸引更多人關注和傳承“十番音樂”。
“13年來,張美德一直從事義務教學。在他的影響下,我們培豐的民風也變得更好了。所以,政府對他的‘鄉村會客廳’也進行了扶持,購買了一些必要的音樂器材,同時不斷完善會客廳的設施,讓農村的百姓和一些年輕人閑時有個文化交流的場所。”永定區培豐鎮黨委書記林啟明表示,鄉村經濟形態各具特色,借助文藝宣傳來增強影響力的需求十分旺盛。
林啟明還表示,下一步,培豐鎮計劃將鄉村的產業與藝術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同時培養和發展鄉村文化的原創能力,使鄉村的本土特色和魅力能夠傳播出去,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欣賞。(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