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上海9月8日電 (記者 陳靜)作為石庫門建筑中最典型也最有代表性的一個空間元素,天井是上海城市弄堂生活的一個重要載體。
記者8日走訪有著“海上第一名園”之稱的上海市中心張園,這個雙休日,這里散發著濃郁的“天井里的書香”氣息。書頁輕翻,“天井里的書香”場景帶人們在忙碌與浮躁的都市生活中找到片刻靜謐,張園充分調動人的多重感官,帶往來民眾體驗百年石庫門建筑內的海派文化。
記者看到,張園以書籍作為內容主題,結合建筑元素、街區空間以及植物等,打造出海派里弄生活的新藝術場景。張園方面表示,一邊是人間煙火,一邊是書香理想,在融合重塑城市經典生活場景的同時,張園希望以自身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打造讓民眾感受海派文化魅力的目的地。
石庫門建筑中的天井記錄了家庭生活的點滴,呈現了四季更迭的風景,可謂上海里弄人家生活的舞臺。張園有著上海現存最大的石庫門建筑群,也是近現代歷史上一處海派文化生活地標。張園推出了“天井里的故事”系列主題文化活動,一面對談季節里的生活藝術,一面洞察生活背后的文化演變。“天井里的書香”是系列主題文化活動之一。
8日,走在張園的街道上,“書香”從文字變為可感知的實景,多樣的書籍形象成為主視覺元素,結合張園歷史上文人墨客的詩作、海派建筑元素和藝術插畫等文化元素,營造了“書香”的獨特氛圍,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海派文化氣息。通過蕓香草與其他芳香植物的種植,從嗅覺感知入手,張園營造了一個可見可感且觸手可及的“書香”世界。
據悉,蕓香的香氣,可驅蟲、通經祛風。古人認為,放置適量的蕓香草在書籍周圍,可以消滅蠹蟲或使蠹蟲不敢接近;夾有這種蕓香草的書,打開之后,清香襲人,被稱為“書香”。
在第40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天井里的書香”伴隨游客穿越至1897年的張園:一場關于女子教育的“裙釵大會”,吸引了超過110位中外婦女匯聚于此。當年,以上海張園“裙釵大會”為標志,女性教育問題得到了社會關注,進而推動了中國女性的教育和權利進步,而上海也成為這一先鋒思潮的引領者。晚清時期的張園,文化與歷史于此相映成趣,各路名人引領先鋒思潮。如今,煥新重啟的張園正不斷探索有益的發展路徑:從閱讀建筑到對話藝術,從傳承歷史和弘揚文化,到尋求可持續的商業發展。張園方面表示,將堅持融匯思想和交流藝術的初心,不斷傳承文化、延續文脈。(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