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晉中9月25日電(記者 胡健)“拍了這么多年電影,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做電影必須情真。所謂情真,就必須不失赤子之心。天真是每一個做電影的人,尤其是學習電影的年輕人應該一直記著的東西,我到現在還不敢忘。”中國導演陳凱歌在第八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上表示。
24日晚,中國導演賈樟柯與陳凱歌及《黃土地》主演王學圻在第八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展開一場題為“厚土與詩意”的對話,正值電影《黃土地》問世40周年,賈樟柯與兩位主創暢談往事。

9月24日,導演陳凱歌出席第八屆平遙國際電影展。 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黃土地》改編自小說《深谷回聲》,由陳凱歌于1984年在陜西拍攝。該片獲得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張藝謀憑借該片獲得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攝影獎和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當時拍《黃土地》時是玩著拍的,沒有純粹地把它當成一項工作去做。當時就兩輛考斯特,一輛給攝影團隊,一輛給其他所有人,花了35萬(元人民幣)拍完,當時覺得是個很不得了的事。”陳凱歌回憶道。
今年78歲的王學圻回憶40年前的拍攝經歷時,對珍貴的膠片印象深刻。“當時的膠片非常貴,每一個鏡頭都要拉尺度,我拍了最長的一個鏡頭用了15尺。雖然當時拍戲非常艱苦,但還是非常興奮。”
“當時有一場戲是女演員挑水,她覺得桶里水少顯得不真實,就要求打滿,這種敬業精神現在看來非常難得。我覺得這是那個時代賦予的,不是什么時候大家對電影都有這樣的心。”陳凱歌感慨道。
回顧40年的電影生涯,陳凱歌認為情真最可貴。“我們老說真理、真相、真實,但我覺得一切莫大于過情真。清末學者王國維就曾評價南唐后主李煜情真,能不能真正做到情真意切,自己是有判斷的。”
“每次坐到年輕的學子面前時,我都努力告訴自己,我既不是大師,也不是老師,你們才是自己的老師。”陳凱歌說。在第八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開幕式現場,陳凱歌還被授予東西方交流貢獻榮譽,以表彰他對電影文化交流作出的貢獻。(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