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上海9月29日電(記者 陳靜)記者29日獲悉,在中華文化思想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誕辰2575周年紀念日之際,一尊純銅鑄造,像高7.2米,重達5噸的孔子像在上海市嘉定一中落成揭幕。
該尊孔子像是山東曲阜尼山世界最高的72米孔子像的等比例縮小制成,也代表72賢人;基座1米,代表教化之風一脈相承、崇文重教一以貫之。這尊孔子像由嘉定民進企業家聯誼會、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世家專項基金捐贈,是該專項基金成立以來對外捐贈的首尊孔子像。

一尊純銅鑄造,像高7.2米,重達5噸的孔子像在上海市嘉定一中落成揭幕。(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世家專項基金供圖)
上海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指出,兩千多年來,先賢孔子以學立身,成為“萬世師表”,由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上海嘉定區自古便有“教化”的美譽,以儒家學說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涵養了一代代人,弦歌不輟、歷久彌新。此次活動就是推動傳統文化深入校園、浸潤人心的生動寫照。他祝愿嘉定一中以此次孔子像的落成為契機,將儒家學說及其中蘊含的教育家精神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更好地擦亮立德樹人底色。
作為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世家專項基金發起人和捐贈人、孔子第76世孫孔飛對這尊孔子像的來歷娓娓道來。他呼吁更多孔子后人擔負起弘揚孔子思想的使命,推動孔子學說、儒家思想走出孔廟、抵達大眾;期待新時代學子能踐行孔子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等處世原則,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奮進的力量,立志成才、砥礪前行。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學說的核心思想“仁”,不僅是一種個人品德,還是一種社會倫理和政治理念。它要求個體在完善自身的同時,積極參與社會生活,通過實踐“仁”來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在儀式上,學生吟誦《論語》中“問仁”的經典語句,以此致敬孔子的卓越貢獻。
今年,作為研究孔子和《論語》的知名學者,林在勇受嘉定一中邀請作詞、寧夏大學音樂學院王瑞星教授譜曲,創作原創歌曲《孔子》。活動現場,嘉定一中師生同唱《孔子》。
據透露,嘉定民進企業家聯誼會和中國孔子基金會還將在學校設立孔子基金(獎學金),獎勵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踐行者。(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