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泉州10月2日電 (吳冠標)1日晚,“閩南戲窩子”福建泉州啟動“刺桐花”杯泉州市第35屆戲劇會演。由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創作的梨園戲新編劇目《緹縈》在開幕式上首演,收獲滿堂掌聲。
《緹縈》取材自歷史典故“緹縈救父”,講述少女緹縈如小草撼動巨石,促成中國歷史上的一次重要司法改革的故事。在戲劇中,緹縈為解救因過失而被判處殘酷肉刑的父親淳于意,走過熊熊烈火炭路,求見漢文帝陳情,甘愿替父受刑。漢文帝被緹縈的孝義感動,并震驚于緹縈所訴的民間肉刑苦狀,決意廢除肉刑,重修漢律。
該劇由北京京劇院導演徐春蘭執導,泉州作曲家楊雙智擔任作曲,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劉杏林擔任舞美設計,浙江藝術職業學院設計學院首席專家周正平擔任燈光設計,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戲曲服裝設計師藍玲擔任服裝造型設計。梨園戲優秀青年演員鄭雅思擔綱“緹縈”主演,與林蒼曉、陳美娜等梨園戲藝術家們一起組成了強大的藝術陣容,全劇組歷時近一年的深耕細作,反復打磨,終于與觀眾見面。

梨園戲新編劇目《緹縈》取材自歷史典故“緹縈救父”。圖為《緹縈》舞臺劇照。 (主辦方 供圖)
“《緹縈》展現出的是梨園戲作為‘宋元南戲活化石’的深厚藝術底蘊,迸發出了這一九百年古老劇種的當代新魅力。”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演出后,《緹縈》還會不斷進行打磨提升,并在日后的惠民公益常態性演出中,常演常新,精益求精。
作為南戲的主要發源地與傳播地,泉州素有“戲曲之鄉”“南音之都”等美稱。南音、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等戲曲在這里和諧并存,共同彰顯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和創造活力。
據介紹,該會演為泉州戲劇三年一屆的“成果檢閱”,將持續至10月12日。參演劇(節)目是去年以來泉州市各文藝院團創作、搶救和復排劇目中優選出來的12臺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其中古裝戲6臺,現代戲1臺,木偶戲3臺,音樂舞蹈2臺,劇(節)目風格各異、精彩紛呈。(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