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綿陽10月2日電 “致敬李白”詩歌雅集漫談活動日前在李白故里四川江油舉辦,作為“漫游詩城·幸會太白”2024李白故里文化旅游節的主體活動之一,來自全國的30余位知名詩人,詩歌雜志編輯以及2023李白詩歌獎獲獎詩人參與此次研討交流。
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吉狄馬加在活動中談到,致敬李白是一個永遠的話題,李白對于所有詩人都是一個精神高地,“他的作品里有很多揭示人類精神本質的東西,他對生命的終極叩問,包括對時空、對存在、對現實的呈現,都具有永恒價值,具有現場感和當代性”。
《詩刊》社主編李少君表示,李白熱愛大自然,李白的詩歌是山水精華凝聚而成的,李白是熱愛生活和生命本身的典范。“我們向李白致敬,就是向偉大的自然致敬,就是為我們的當代詩歌恢復一種充沛的生命力,用詩歌的書寫,對時代和生活做一種元氣滿滿的氣象的展現”。
“每年清明節,江油詩人都會自發到李白衣冠冢,用江油話朗誦祭奠詩文,表達對李白的敬意”,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介紹,當下以陳大華、蒲永見、蔣雪峰為代表的江油詩人群,正是在用他們的詩歌向李白學習。
2023李白詩歌獎主獎獲得者李元勝認為,李白身上體現了巴蜀文化精髓,李白敢于追求自由,解放自我,實現自我,實現對于個體生命的尊重。
李白詩歌獎主獎獲得者秦立彥分享閱讀李白的心得稱,“以前覺得李白好像很天真,現在覺得他能一直保持這種天真的感覺很不容易,尤其經歷流放,從白帝城回到江陵,經過多少困苦,依然保持永遠打不倒的少年氣,這可能是一種真正的盛唐精神”。
“好詩不過時,李白的詩至今讀來依舊熱血澎湃”,甘肅省作協副主席包苞談到,“李白愛憎分明,喜怒哀樂都在詩中。一個詩人只有忠于自己的內心,真實反映自己的生活,作品才更能打動人”。(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