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武漢大學文化遺產智能計算實驗室牽頭組織、發揮多學科交叉融合優勢編寫完成的英文專著《文化遺產智能計算:全球進展與中國方案》新書發布會舉行。
“作為《數字人文與智能計算》叢書的首卷,《文化遺產智能計算:全球進展與中國方案》一書匯集了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北美等不同地區的思想觀點和實踐案例,涵蓋了數字人文研究和教學、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信息組織、文化遺產數據建模技術與數智活化方法等主題,對于深入理解數字人文與文化遺產智能計算的發展與前沿具有重要意義。”發布會上,叢書主編,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副院長、文化遺產智能計算實驗室主任王曉光介紹。
王曉光說,當前數字人文研究全球范圍內方興未艾,文化遺產智能計算實驗室聚焦數字人文國際學術前沿,牽頭完成《文化遺產智能計算:全球進展與中國方案》,這是實驗室在國際學術合作方面產出的重要成果,凝聚了中外專家學者的共同智慧。“未來,實驗室將秉持開放合作的學術態度,持續推進該系列叢書的編寫工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新書發布后,武漢大學與倫敦大學學院聯合舉辦了數學人文學術研討會,與會者圍繞“AI時代的文化遺產智慧數據建設”“中英研究與教育合作交流”“中國數字人文與中英數字化轉型”“基于語義網的歷史研究”“中國圖像志索引典”議題進行了學術交流。
據悉,武漢大學文化遺產智能計算實驗室是教育部首批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實驗室面向數字中國和文化強國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依托武漢大學優勢突出的信息管理和測繪遙感學科資源,協同歷史、文學、考古等傳統人文學科,在數智賦能理念指引下,聚焦文物、遺址和古籍等文化遺產數字化和智能化活化需要,構建文化遺產智慧大數據資源,借助文化遺產智能計算實驗研究與數智化工程實踐,解決當前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教學與傳播中的難題,提供文化遺產“活起來”的中國方案,支撐新文科創新發展和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新時代文化自信。
(記者張勝 通訊員劉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