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趙秀琳 通訊員 林治國)近日,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北省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實施方案以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著力把湖北打造成為鏈接全國、輻射全球的知識產權交易轉化樞紐為總體目標,提出到2026年,全省涉及專利等知識產權的技術合同成交額力爭達到1000億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力爭達到500億元,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5%,一大批高價值專利實現產業化、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等要求,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提供了行動指南。2023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進一步打通專利轉化堵點、激發轉化動力,既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強化專利轉化運用要求的切實舉措,也是我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現實需求。
湖北創新資源富集,是我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創新能力居全國第一方陣。全省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達到10.5件,PCT國家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過千件,均居中部第1。武漢獲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武漢東湖高新區、宜昌高新區獲批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示范區、試驗區。豐富的創新成果、專利資源、服務平臺為專利轉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我省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從四個方面提出了17項具體任務:一是優化專利供給質量,2024年底前完成全省高校和科研機構6.08萬件存量專利盤點工作,向企業精準匹配推送,促成專利技術供需對接。二是大力推進專利產業化,培育專利產業化樣板企業和專利密集型產品。三是完善專利轉化運用服務體系,暢通專利轉化渠道,拓展專利轉化服務功能,加大知識產權金融支持力度。四是構建專利轉化運用良好生態,出臺《湖北省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培養專利轉化運用人才,深化知識產權開放合作,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交流中心。
據了解,我省將通過三年專項行動,到2026年,建設50余家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圍繞重點產業培育一大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廣闊應用前景的高價值專利;在5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專利轉化基地,推動高校、科研機構加快建立專立分級分類管理和以產業化前景分析為核心的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完善高校院所專利轉化機制;建設4家專利產業化成效明顯的大學科技園,支持高校和科研機構建設概念驗證中心,為專利產業化提供技術可行性研究和商業前景驗證服務;充分發揮專利導航機制對產業發展的路徑指引和決策智力支持作用,建設15家左右的省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定期發布重點產業專利導航分析報告。圍繞我省優勢產業、新興特色產業和未來產業,按市場化機制建設20家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以組建產業知識產權創新聯合體和重點產業專利池等形式,推動產業鏈專利轉化和集中運營。
推動專利技術實現產業化,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必然要求。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就是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舉措,也將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提供堅實有力的知識產權支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