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 高凱)由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影視藝術專委會主辦的騰訊視頻《心動的信號7》研討會日前在京召開。
作為中國情感觀察類節目市場頗具開拓性的作品,《心動的信號》被認為緊跟時代發展節拍,反映當下青年生活氣質,有效對接了當前社會的情感需求。第七季節目創新性地將故事發生背景放在大灣區,開啟“多城戀愛”新模式,展現出更深刻的文化交融和經濟發展意義。
2018年,《心動的信號》第1季推出,邀請8位身份、背景各不相同的“素人”單身男女入住“信號小屋”展開心動旅程。節目首創了觀察室模式,讓明星組成“心動偵探團”,在場外對素人嘉賓們進行觀察,成為觀眾的“嘴替”,帶來陪伴式觀看新體驗。如今,《心動的信號》已經來到了第7季,如何令這份心動“七年不癢”、持續保鮮?節目制片人和專家學者在研討會中發表了各自的心得和體會。
騰訊視頻坐標系工作室負責人、《心動的信號》總制片人徐揚介紹,該節目在創作上始終堅持的原則,就是盡最大努力及時回應當下年輕人與情感有關的社會情緒。“今年節目又把故事發生背景放在大灣區,呈現了來自不同行業和城市的年輕人‘輕異地戀’的生活,持續地去做好‘與我有關、與現實有關’的命題”。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張德祥指出,《心動的信號》每一季節目都十分契合當代青年的情感狀態,表達著年輕人的生活觀,價值觀和愛情觀。節目在“時代化”的同時呈現出“生活化”的特點,將愛情從形式中拉回到生活中,一切都是從內心最真實、最自然的感受出發,給觀眾帶來了更強烈的親近感。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影視發展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所所長趙捷指出,“節目的妙處在于將中國人隱藏在心底的浪漫舒展地呈現出來,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到觀眾的心里。與此同時,該節目的選題和立意也及時地回應了一些社會問題,不失為一份有‘療救效應’的影像方案。”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研究院院長、戲劇影視學院教授關玲認為,本季節目中幾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城市的嘉賓進行文化的交融,展現出了當下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時代氣質。
《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關注到該節目在細節上的創新設定。他認為,從形式上來看,節目將綜藝和游戲進行了融合。還體現出了明顯的“網感”,在鏡頭對細節的捕捉、彈幕的變化等方面,都從技術層面滿足了觀眾的觀賞期待。他還指出,“節目表達出了健康的女性觀,沒有去消費女性,而是充分尊重她們的身體、尊重她們的情感,鼓勵女性主動表達愛、主動進行邀約和選擇。這些行為都彰顯出女性自尊自重的精神,給了觀眾正向的引導。”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俊認為,節目引入來自不同國家和城市的嘉賓,展現出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興趣喜好,甚至細致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人們在戀愛過程當中的種種細節偏好,增強了多元文化的交織的意義和色彩。
在愛情觀的傳達上,節目鼓勵觀眾放下擔憂和顧慮,真誠勇敢地去追求愛。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楊乘虎認為,這正是互聯網時代年輕人的情感需求,“很多年輕人在互聯網上對情感話題進行高度關注,但在現實層面卻是低度參與,種種現實都代表了大家對于情感把握的畏難情緒和迷茫狀態。我們需要一些節目對當下年輕人的情感態度、情感認知和情感參與實踐進行一種把握和引導,推動更多人用積極美好的方式來面對情感現實”。(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