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紐約10月13日電 (記者 王帆)當地時間10月12日,第七屆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開幕。本屆音樂節首次引入人工智能(AI)技術,以“譜寫未來”為主題探討音樂創作。
與音樂節的未來主題相呼應,主辦方特邀中央音樂學院音樂人工智能與音樂信息科技系,為當晚開幕音樂會獻上由該校AI作曲系統創作的《序曲:歡迎》和《千里江山圖》。此外,在孫宇明作曲的《繁星散落的夜晚》中,古箏演奏家夏菁與AI在舞臺上隔空協作,實現了常規演奏中難以達成的多項操作。

當地時間10月12日,第七屆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開幕。圖為古箏演奏家夏菁與人工智能在舞臺上隔空協作,演繹孫宇明作曲的《繁星散落的夜晚》。 中新社記者 王帆 攝
當晚,音樂會還演奏了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秦文琛的交響作品《伶倫作樂圖》、姚晨的交響作品《造園》。演出亮點還包括李小兵作詞、作曲的萬人云合唱作品《我們》,作曲家杜韻的《百頭獸》以及作曲家、鋼琴家龔天鵬的《第十交響曲:京·劇》。
第七屆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藝術總監蔡金冬表示,一些作曲家正在探索快速發展的AI技術,因此今年的音樂節將聚焦這些與音樂相關的前沿領域。他強調,即便AI帶來了新的音樂表現方式,我們仍然堅信音樂創作的核心必須來自人類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當地時間10月12日,第七屆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開幕。圖為開幕音樂會現場。 中新社記者 王帆 攝
據介紹,本屆音樂節將持續至19日,以一場中西合璧的音樂會畫上句點。該場音樂會的重頭戲是郝維亞作曲、王爰飛作詞的科幻歌劇《七日》音樂會版。不同于開幕音樂會擁抱AI的方式,《七日》將通過講述一位藝術家讓AI介入生活后感到困擾并與之抗爭的故事,引發更多有關現實的思考和討論。(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