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范慧瑾 通訊員 謝家興 劉夢佳)“他們松口答應了,可以拆!”10月11日晚8時,武漢長江新區應急管理局接到電話后,立即向施工方發出指示:“明天晨起,機器立即入場,速戰速決!”

這7根煙囪,平均每一根都經受了36年的風霜雨雪,存在隨時倒塌的危險,安全拆除迫在眉睫。
此次行動由長江新區黨工委主要領導牽頭,新區應急管理局積極響應,“雷霆”出擊,3個月內拔除了這7顆攔在長江新區發展道路上的硬“釘子”。
7枚定時“炸彈”
“煙囪基礎出現不均勻沉降,致使煙囪傾斜,傾斜率約為9.0‰,超過規范限值1.7‰,存在倒塌風險?!?/p>
“主體周圍無穩定邊坡,煙囪基礎周邊土質松軟,且有積水,基礎受水侵蝕,周邊有自建房可能受煙囪倒塌影響。”
······
在長江新區應急管理局近半米高的相關材料中,每一座煙囪的安全風險評估報告中,各種安全隱患都陳列在冊。
記者從材料看到,這幾座煙囪均有一定程度傾斜,且存在多處破損,每座煙囪周邊都有民房,可能受煙囪倒塌影響。
據了解,這7顆“炸彈”分別位于三里橋、大潭、倉埠街、六指街等4個街道和辦事處下轄的7個自然村內。其中位于大潭辦事處甲山村磚瓦廠的煙囪最高,高度達68米?!斑@座煙囪就立在一戶村民的魚塘里,煙囪周邊土質松軟,基底常年受水浸泡侵蝕,一旦倒塌,周邊的自建房和廠房都可能毀于一旦?!贝筇掇k事處應急辦朱主任說。
“這7座煙囪中,最‘老’的已經存在43年了,最新的一座也廢棄快30年了,時間拖得越久風險越大?!眳^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7座煙囪普遍存在磚體風化破損,管壁抗壓強度下降的現象。部分煙囪附屬設施鋼構件銹蝕嚴重,與筒壁連接處松動,爬梯踏步、平臺欄桿缺失破損嚴重,給日常檢修和維護人員的安全帶來極大威脅?!?/p>
“擱置爭議,‘拆彈’優先”
7座煙囪不僅是存在巨大安全隱患的“定時炸彈”,也是所屬鄉鎮企業各種產權、債權、人事重重糾紛的聚焦點之一。7家鄉鎮企業雖然在上世紀就已經倒閉關停,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仍存在許多圍繞煙囪產權和債權的爭議。
可以說,要想順利“拆彈”,人、財、物的協調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一旦處理不當,很有可能對煙囪產權方與政府方之間的關系“埋雷”。
“每座煙囪背后都有錯綜復雜的歷史糾葛,為了能夠合法合規拆掉煙囪,避免走到‘強拆’這一步,每一座煙囪我們都做了6輪以上的協調工作?!绷附值傈h工委委員胡主任向記者說明。
據了解,在“拆彈”行動初期,不少煙囪產權方對隱患拆除工作并不積極。自1997年開始廢棄的三里橋街玻璃廠處煙囪便是其中典型。“這家玻璃廠是由我們本地幾個年輕人1995年合伙開辦的,初期便投入了上百萬元。后因經營不利只得倒閉關停,到如今只剩下這根煙囪和空蕩蕩的廠房了?!比飿蚪值缿鞭k王主任表示。因此,這處煙囪的產權方起初十分抗拒拆除工作,也想盡力爭取多要些補償。
街道最后從玻璃廠其中一位合伙人的后輩這里找到了突破口。“我們向他闡明了其中的利害關系,如果煙囪倒塌,發生了安全事故,那么他們產權方一定要負法律責任。”街道應急辦王主任表示,最后再經過多次談判、協商,才順利拆除了這處煙囪。
六指街道辦轄境內有4座煙囪被列入此次行動的“必拆”名單,工作任務十分艱巨。

“有兩座煙囪的產權方甚至已經不在湖北,分別在廣州和北京工作定居。為了把拆除工作落實到位,甚至向他們提出去北京或廣州上門拜訪,洽談相關事宜。最后他們還是回到了武漢和我們把事情談妥了。”街道胡主任說。
“爭議確實存在,但我們不能讓爭議綁架了我們的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必要時,擱置爭議,優先排除隱患。”區應急管理局負責人堅定地說。
全過程擰緊施工“安全閥”
如何保證“無害拆彈”、“平安拆彈”,同樣是長江新區應急管理局須要慎重解決的問題。
“其中兩座煙囪周邊有居民自建房或魚塘等村集體財產,為了保護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我們只能用‘機器+人工’的方式拆除,棄用傳統的爆破方案。”應急管理局科長介紹。

10月15日,記者來到大潭辦事處甲山村二排渠這處曾高達68米的煙囪“遺址”,曾經扎眼的“地標”已經成了一堆紋理粗獷的紅磚,周圍兩處魚塘有幾只魚兒正浮上水面。
“這處煙囪如果貿然使用爆破的方式拆除,老百姓這四五畝魚塘就全毀了,這與我們消除安全隱患,保護老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的初衷不符?!苯值乐熘魅胃嬖V記者。
經過大潭辦事處工作人員以及長江新區應急管理局的協商,最終選用了以人工為主,機器為輔的方式,從上至下,層層拆除。
“我們專門調來了搭載有高空作業平臺的長臂車把工人送到煙囪頂部進行拆除工作。作業全程由街道辦事處和新區應急管理局的領導進行現場指揮。”街道朱主任介紹說。
三里橋街玻璃廠這處煙囪也有類似的問題,一旦貿然通過爆破手段“放倒”煙囪,勢必會讓周邊廠房和居民自建房毀于一旦。據了解,最初的人工方案是讓工人直接爬上煙囪頂部進行作業,但應急管理局認為這一方案對作業人員來說存在極高的安全風險,便使用了與大潭辦事處甲山村這處煙囪同樣的拆除方案。
“我們堅決杜絕在拆除過程中出現較大安全隱患,全力確保煙囪和‘拆彈’人員都平安落地。”應急管理局負責人語氣堅定。

高位調度、幾經周折、多方協調、區街聯動,壓在百姓心中多年的“石頭”終于落地了,周邊群眾無不拍手稱快,紛紛表示:“我們不再擔驚受怕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