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國家大劇院和中國戲曲學院主辦的“2023年中國文聯文藝理論研究重大課題‘新時代戲曲數字化創作研究’結項研討會”在北京舉辦。
與會嘉賓齊聚一堂,深入探討數字技術賦能傳統戲曲的創新路徑,并展示了包括京劇《白蛇傳》和黃梅戲《七夕傳奇》在內的研究成果。這一會議標志著該重大課題的研究階段正式完成。
數字賦能,為戲曲藝術注入新時代活力
國家大劇院副院長、課題負責人張堯在會上詳細介紹了課題背景與成果。他表示,《新時代戲曲數字化創作研究》課題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旨在通過數字技術推動戲曲藝術的現代化表達,以“守正創新”的方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實現文化強國目標注入新動力。
課題成果涵蓋了戲曲舞臺劇目數字化創作、戲曲動畫創作、戲曲游戲創作、戲曲文創、戲曲數字人和舞臺視覺設計等六個板塊,集中展現了數字化賦能戲曲的多樣性實踐。此次課題研究以問題為導向,探索戲曲數字化轉型的有效機制,以期提升戲曲藝術的創新力和傳播力。

守正創新,經典劇目煥發新生
作為課題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之一,京劇《白蛇傳》和黃梅戲《七夕傳奇》在創作中充分融入了數字技術,為經典劇目賦予了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國家大劇院出品的京劇《白蛇傳》由82歲的京劇導演楊小青執導,她在創作中以謹慎態度處理經典的再創造,并結合數字技術創新舞臺布局、光影效果等,呈現出兼具傳統韻味和現代視覺沖擊力的戲曲表演。
此外,《白蛇傳》的音樂創作團隊由音樂總監尹曉東領銜,他們采用數字樂隊和傳統京劇伴奏相結合的方式,創新設計音樂效果,令京劇韻味在數字化的音樂表現中煥然一新、清新悅耳。通過創新的聲場布局和特效設計,全劇音樂不僅強化了戲曲美學,還增強了觀眾的視聽體驗。
黃梅戲《七夕傳奇》則是中國戲曲學院與黃岡藝術學校聯合出品的作品,重新詮釋了黃梅戲經典劇目《牛郎織女》的故事。這部劇在保留黃梅戲優美唱腔的同時,通過數字化舞美設計帶來視聽上的新奇感受,向觀眾傳遞“人間歡樂”的美好愿景。該劇的主創團隊在劇情上進行了新的創作性調整,使觀眾更全面理解劇中的人物關系,將傳統愛情故事賦予了現代審美。

專家熱議,數字化創作引發廣泛關注
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圍繞戲曲數字化創作的創新性和科學性展開討論。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趙洪教授指出,《新時代戲曲數字化創作研究》課題在戲曲與數字技術的融合方面取得了豐富的成果,為新時代戲曲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寶貴參考。趙洪教授還提到,京劇《白蛇傳》和黃梅戲《七夕傳奇》通過守正創新的藝術實踐,為戲曲與文旅融合、舞臺視覺創新提供了新模式。
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涌泉在會上表示,《新時代戲曲數字化創作研究》課題站在了藝術創作的前沿,以守正創新的姿態推進傳統戲曲的現代化探索。他指出,國家大劇院版《白蛇傳》和《七夕傳奇》的數字化創新實踐贏得了觀眾的高度認可,顯示出戲曲藝術在數字化發展中的巨大潛力。
國家大劇院副院長張堯在總結中表示,課題的結項成果為戲曲藝術的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為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展示了實踐樣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