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州11月8日電 (記者 程景偉)“有形的墻 無形的城”2024國際古城墻(堡)聯盟交流活動7日在廣州市越秀公園舉辦。來自國內外18座城市的古城墻(堡)管理單位代表、文物保護專家學者,共話古城墻(堡)文旅融合發展。
交流活動在廣州明城墻下拉開帷幕。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李新建從歷史發展、設計思路、具體流程等方面,系統解析了建筑遺產預防性保護的中國體系。高級工程師、國家文物局專家庫成員呂彥斌以西安城墻為案例,闡述了城垣建筑預防性保護的實踐探索和成效。
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文物保護與傳統建筑研究院院長李俊連針對西安城墻墻體內部隱患的科學技術檢測方法特別是綜合物探“CT”檢測技術的應用,進行了分享探討。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廣東省古跡保護協會理事長曹勁則以廣東各地古城墻為例,探討了古城墻遺產保護與利用的平衡之道。
來自陜西西安、河北正定、江蘇南京、馬來西亞馬六甲、廣東廣州5個城市的古城墻(堡)管理機構代表,分別分享了各自城市在古城墻(堡)保護與活化利用過程中的經驗和創新構想。
位于越秀公園的廣州明城墻已有600余年歷史,是公認的廣州明初三大地面古跡之一。越秀公園副主任楊文娟表示,該公園聘請古城墻、古樹保護專家對廣州明城墻進行定期檢測,目前檢測結果良好。
由國際古城墻(堡)聯盟攜手各成員單位發出的《關于推動古城墻(堡)保護與文旅融合發展的廣州倡議》,在此次活動中正式亮相。該倡議提出,要在推動古城墻(堡)保護與傳承,促進保護理念、保護技術的交流與合作,深化文旅國際交流學習與互鑒,創新“旅游+”多元產業發展,探索古城墻(堡)聯合申遺合作前景等五個方面,聯合國內外各個古城墻(堡)管理機構、跨領域行業以及全社會力量,共同推進古城墻(堡)歷史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
“古城墻(堡)承載著一座城市的古老記憶。”國際古城墻(堡)聯盟秘書處秘書長朱媛表示,目前已有4個國家、20個城墻(堡)管理機構加入聯盟。(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