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田城 通訊員 王能明、劉新芬)11月9日,陽新網湖濕地自然保護區迎來一群客人,他們興致沖沖地“打卡”網湖邊的人文景點,呼吸著習習湖風,傾聽近年來這個國際重要的候鳥基地一個個令人驚喜地變化和故事。
當天上午,應陽新縣文聯與該縣讀書協會的邀請,省作協原副主席高曉暉、中國作協會員孔帆升、鄭新能、盧圣虎、柯于明、熊明修等一行“荊楚名家”,來到網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實地采風。

荊楚名家走進網湖濕地。 通訊員 供圖

荊楚名家走進網湖濕地。 通訊員 供圖
網湖之畔,湖上煙波浩渺,遠山如墨,各種水鳥或戲水,或休憩,或翱翔;湖邊綠樹成林,農戶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畫卷令作家們不停贊嘆。
高曉暉說,在陽新縣委、縣政府的引領下,近年來網湖濕地的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更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喚醒了人類對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也換回了陽新乃至黃石市一張重要的生態名片。
網湖濕地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鄭和松說,這幾年,濕地保護工作首重“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成為東亞至澳大利亞候鳥遷徒的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和停歇地。
作為長江中游濕地群的重要組成部分,網湖濕地與洞庭湖、鄱陽湖、洪湖、龍感湖、安慶沿江湖群構成東亞最大的淡水生態系統。
數據顯示,2023年該地區迎來了13.9萬只各種越冬候鳥,且年均候鳥保持在8萬只以上。
陽新籍作家柯于明把自己比喻成一只返鄉的“候鳥”,他說,不光是網湖濕地,整個陽新縣這些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得“像一首新詩”。
孔帆升說,每一次來到陽新,總能找到“治愈心靈的力量”和源源不斷的寫作靈感。
陽新縣文聯主席彭書桃、陽新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新海對荊楚名作家們的到來表示熱情地歡迎,并感謝他們為陽新向世界傳播了文化的種子,擴大了陽新縣的影響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