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貴州網訊 (陳漢銀 甘文武)深秋時節,走進貴州省江口縣凱德街道黑巖村吊瓜和紅薯種植基地,放眼望去,一壟壟紅薯破土而出,個個體態飽滿,顏色鮮艷;一個個金色的小吊瓜掛在綠毯下,像一個個致富“小燈籠”,微風拂過,輕輕擺動,煞是惹人喜愛。
在紅薯種植基地,只見村民們有的分揀、有的搬運、有的裝箱,忙得不亦樂乎,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黑巖村,一個鑲嵌在山巒疊翠之間的小山村,是全國防貧監測預警保障機制的發源地。2023年,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利用定點幫扶江口縣契機結對幫扶凱德街道黑巖村,并充分發揮中央單位的幫扶優勢,系統謀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整體工作,多措并舉鋪就黑巖村鄉村振興“快車道”。
“學院指導黑巖村把‘強村富民’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積極打造‘黨建+鄉村振興’案例,通過統籌整合政策、項目、資金、人才等資源,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幫助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合作社分紅等實現增收致富,從根源上防止返貧。”黑巖村駐村第一書記陳超塵說道。
支部聯建,助力組織振興。中浦院人力資源部黨支部、經濟學教研分部黨支部等多次與黑巖村黨支部開展支部聯建活動,學院專家學者面對面為黑巖村的黨員干部授課,指導黑巖村高標準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和鄉村振興工作,切實提升黑巖村黨支部服務能力和水平。2024年6月,黑巖村黨支部被表彰為“全縣先進基層黨組織”。
干群聯誼,助力人才振興。2023年以來,中浦院黨員干部10余次實地調研指導黑巖村鄉村振興工作,多次走訪慰問困難群眾。學院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優勢,開放網課學習系統,累計培訓黑巖村黨員干部群眾30余人次,幫助培育“法律明白人”5名,“田專家土秀才”3人、家庭農場2戶、種植大戶10人。
院企聯動,助力產業振興。黑巖村搶抓東西部協作機遇,用好用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幫扶資源,整合幫扶資金20萬元,通過“強村富民公司+農戶”的模式,流轉村民土地600畝,發展吊瓜300畝、紅薯300畝,既盤活了土地資源,又為村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機會,鼓了村民“錢袋子”,富了集體經濟。據統計,黑巖村的產業基地今年已累計幫助70余名群眾增收21萬元,為村集體經濟創收10萬元。
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的大力幫扶下,如今的黑巖村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村里的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用勤勞和汗水澆灌腳下的土地,奮力走在鄉村振興的“快車道”上。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幫扶凱德街道黑巖村只是一個縮影。自從與江口建立聯建幫扶關系以來,中國浦東干部學院聚焦定點幫扶重點,按照“江口所需、學院所能”,傾注真情實意,投入真金白銀,著力真抓實干,學院領導每年到江口調研指導,定期組織召開幫扶工作推進會議,定點幫扶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2021年7月,中浦院定點幫扶村掛扣村成為全省50個特色田園·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之一。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資金幫扶和領導專家指導下,壩盤鎮掛扣村堅持以“民心黨建”為統領,以“治理有效”為目標,以“自治力量”為主體,推動資源下沉,創新治理格局,探索建立“民心黨建‘鐵三角’+”治理模式,不斷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規范化、制度化,形成了治理過程群眾參與、治理成效群眾評判、治理成果群眾共享的“五治融合”掛扣樣本。
德旺鄉壩梅村地處梵凈山西線,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如何推動鄉村振興?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旅游發展很快破題。該村利用中浦院幫扶資金建設了木根坡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同時,通過整合各部門項目資金,該村還建成了彩虹滑道、水上樂園、民族體育館等基礎配套設施,吸引了周邊游客前來壩梅旅游打卡,村民們紛紛開辦農家樂、民宿吃上了“旅游飯”,走上致富之路。
該村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凝聚力、戰斗力,著力在基礎設施提升、產業富民、環境整治、鄉村文明等方面聚焦發力、創新實踐,走出一條基層黨建引領促產業興旺、產業興旺帶動鄉村振興的有效發展路徑。如今,壩梅村被推薦為銅仁市鄉村振興示范點。
江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趙秀華說:“要充分發揮中國浦東干部學院資源優勢和橋梁紐帶作用,持續加強溝通交流,扎實推動對口幫扶工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邁進,助力江口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共同繪就江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