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通訊員 沈佳 汪清
秋盡立冬始,美好正當時。許多中青年群體開始選擇在夜晚進行休閑放松活動。而以往在晚上七點就已閉門的社區居委會,現在卻燈火輝煌。
這里,荊州市沙市區解放街道的基層黨建創新項目——“社區夜校活動陣地”,一系列課程廣受居民好評,居民們從最初的生疏到現在的熟稔,社區也逐漸變得熱鬧起來。
截至目前,該街道“社區夜校”已設有4個教學點,開設了22門課程,共計105節課次,覆蓋了3000余名學員。

迎合熱點緊盯需求,創新制定“辦學計劃”
中青年群體過去一直是基層治理中的“隱形人”,各類活動的參與率較低。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街道黨工委策劃開辦了“社區夜校”,以“趣緣”為紐帶,挖掘熱心公益的中青年群體,利用他們的業余時間參與公共服務和公益事業,推動社區志愿隊伍向年輕化轉變。
通過深入調研,精準對標需求,解放街道黨工委根據調研結果個性化定制課程,最終形成了以中醫藥養生為主題的“岐黃學堂”辦學計劃。以小班授課的方式,開設了八段錦、太極拳、敷貼養生、中醫膳食養生、經穴推拿、小兒推拿、艾灸與拔罐、非遺文化結繩編織、國風舞蹈等課程,不斷豐富中青年文化生活,搭建溝通交流平臺。
解放街道黨工委還利用試點夜校“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在先行試點開課的課程中進行全流程跟蹤指導。每日課程結束后及時組織復盤存在的問題,并改進運用到下一次課程中,切實提高辦學效果。針對學員招生難的問題,采取線上全方位“轟炸”宣傳,網格員帶“任務”進格子宣傳,發動學員“人傳人”宣傳等;對于課程效果不佳的情況,加入更多課上互動,將課堂從室內移往室外,鼓勵學員在朋友圈“曬作業”。

整合陣地鏈接資源,合力打造“夜校品牌”
穩定的師資是辦好夜校的關鍵。解放街道聯合湖北省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選派專業優秀教師進行授課指導,深入淺出解析中醫原理和養生“秘訣”,指導中青年群體科學養生,提高課程“含金量”。同時,積極向上爭取服務群眾項目資金,并嚴格執行審批流程、控制經費開支,為課程開辦提供物質保障。
整合辦學活動陣地,打造線上線下雙陣地、室內室外活陣地。解放街道選取武德路、迎喜門、荊襄河、十方庵四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作為試點主陣地,建立學習微信群作為線上陣地,課后上傳教學視頻和重點內容筆記,擴大課程覆蓋面。將太極拳等活動量較大的課程移到室外人流密集的廣場,展現課程風采,提高課程吸引力。
打造解放街道辦學名片,靠前爭取優質資源,主動對接荊州市中醫院、荊州市非遺協會等鏈接更多精彩課程。目前解放街道4個社區試點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社區夜校”成了居民群眾想來、愛來、盼來、還來的地方,從試點運營向常態鋪開轉變,成為“連心”解放品牌下的又一個“金招牌”。

增強質效事半功倍,深入開展“聯合行動”
為了增強質效,解放街道黨工委深入開展“聯合行動”,打造“夜校+”模式,融合共同締造、老年教育、基層減負等重點工作,將活動聚集的“流量”轉化為基層治理的“能量”。
吸納共同締造“新成員”,在夜校課程開始前10分鐘播放解放街道共同締造宣傳短片,以湖北省級試點鑫成佳園小區、沙市區美好小區南湖小區為例展現組織體系全、公眾服務優、治理機制強的基層風采,進一步推動共同締造理念深入人心,激發中青年群體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和積極性。
擴招社區夜校“老學員”,將夜校課堂作為老年教育新點位,以社區老年大學為分陣地,將一部分參加意愿強烈的老年人引進課堂,豐富轄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營造“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教”的良好氛圍。
融合基層減負“新風尚”,隨著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各項政策的落地實施,基層的精力被逐步釋放出來。街道黨工委堅持減負不減責,持續做好基層減負后半篇文章,引導社區提供創新基層服務、開展多樣化居民活動,將更多時間精力投入“社區夜校”等創新活動中,賦予基層發展更多的可能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