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田城 通訊員 李德、曹睿桓)陽新在大步跨越,陽新縣農村道路也在發生巨變。12月1日,82歲的湖北省優秀養路工柯尊燈踏上回鄉的路,在縣道楓竹線感概不已。
他說,過去這條路翻山越嶺,連自行車都難走,如今變成了一條平坦寬闊的大道,又美又便捷,造福了公路沿線十幾個村。
道路,是鞏固陽新縣脫貧效果,引領鄉村振興的重要條件。
3年來,陽新縣交通運輸局聚焦該縣農村“四好農村路”的“建”與“養”,截止到2024年,陽新縣公路養護總里程達1011.9公里,省道養護考評成績一直位于黃石市前列。
建完路,更要持續養好路。
陽新縣農村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對該縣從2021年起農村公路全面摸排數據顯示,該縣共有45.4公里的次差路段。這些路段,已完成路面大修或納入2024年的高質量發展項目,以及納入2025年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計劃或高質量發展計劃項目。
三溪鎮竹林村竹林村1.9公里農村公路破損嚴重,沿線群眾出行體驗差。目前,該路段于2024年8月份完成刷黑,改善了沿線村民出行環境,提升了沿線群眾獲得感。

陶港鎮官塘村3.64公里長樂港南堤公路位于該縣良薦河小流域治理試點,該路已于10月完成刷黑。
黃太公路黃顙口段全長5.02公里,是鳳凰、上嚴、周堡等村的主要出行通道,一度因為路面窄、路況差被當地群眾反映。經過一年的改造,這條路刷黑了,路面擴寬了,讓沿線群眾掛滿笑容。
記者了解到,在改造過程中,陽新交運局還將路的“顏值”因素予以考量。
隨著公路網絡格局的形成,G351國道楓林大畈村民文化休閑廣場,石田古驛、仙島湖旅游公路、洋港百洞峽等相繼建成,實現了一路一特色、一路一風景。
焦山服務區將完善服務區停車、充電、休息、如廁、信息引導等服務功能。
既是風景線,更是致富路。

以S413、S356和S357紅色旅游公路為例,王英鎮仙島湖、排市鎮滴水崖、龍港鎮紅色旅游基地、洋港鎮百洞峽、楓林鎮地心大峽谷等景點旅游觀光人氣持續走高、當地村民旅游收入明顯提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