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我的人生之問,大運河都有答案。”在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之際,文化節目《閃耀吧!大運河》于昨日在優酷獨家播出,帶領觀眾重新發現和理解這條流淌著千年文化血脈的河流,為大運河寫下全新注解。
《閃耀吧!大運河》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指導,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牽頭策劃。節目將真人秀的形式與人文歷史探索有機結合,聚焦大運河沿岸風光,帶著哲學、歷史、科學、建筑、文化、藝術等視角,解構運河之城,探索閃耀千年的文明之路。
節目邀請各行各業的嘉賓組成“走運團”,沿運河一路北上、實地探訪,在思維的碰撞中為觀眾帶來大運河新的打開方式。“以前也參加過以大運河為主題的文化節目,但《閃耀吧!大運河》這樣的節目形式是第一次見到。節目以獨特的煙火氣融合古今,將千年話題處理得輕松、自然、生動。”正如復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所說,《閃耀吧!大運河》節目在對大運河的歷史文化探索中始終堅持創新與傳統并重,以新穎的視角和生動的敘事手法,深入挖掘大運河的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
作為“走運團”常駐嘉賓之一,作家、文化學者馬家輝一路探尋運河故事,這條“陌生河”在他心中也逐漸刻畫出了新的模樣。馬家輝表示,在其成長背景中,運河不僅遙遠而且陌生,是《閃耀吧!大運河》讓他對運河產生了許多全新的感受:“在《閃耀吧!大運河》節目中,我不僅是了解運河,更是了解運河對城市的作用,了解運河與城市的關系。”“大運河”不是今年才有的新命題,如何在熟悉的題材中擁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是《閃耀吧!大運河》一直在思考并且在內容創作中不斷嘗試創新的。關于如何在當今網絡視聽創作大環境下策劃出好內容,節目總策劃周逵表示:“如何將真人秀和人文節目結合,讓節目既有‘真人秀’也有‘人文秀’,我們最終提出了一個‘真人文秀’的全新概念。一方面體現在真人秀節目中尋找文化底蘊的一種自覺,同時也是在人文節目尋找創新傳播可能性的一種自信。在這樣的雙向奔赴之下,才有了《閃耀吧!大運河》的出現。”
“走運團”成員、歷史學者段志強表示:“歷史記憶是需要喚醒的。這個‘喚醒’的行動我們已經在做,而且后面也會持續地再做下去。而如何讓歷史記憶變成推動我們現實正向發展的有益力量,可能是后面我們要繼續思考的問題。”
中國“大運河申遺文本”的主撰稿人張謹認為,專業性的知識常常在論文或專著間傳播,但更要讓知識走進大眾的心中,讓更多的人了解大運河。“我們的核心目標始終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去保護大運河,當這種保護形成一種社會力量與習慣,也會觸發我們的后代再接續去做這件事。節目呈現出的研學和探索維度,給觀眾提供了從現實視角去理解歷史和當下的機會。”
談及節目的創作,節目總導演孫莉坦言:“我們始終秉持從宏觀著眼、從小處落筆,做一檔有煙火氣的真人文秀節目。節目設計的核心著力點是在講人,無論是與大運河相關的歷史性的人物,還是‘走運團’的各位專家學者,以及我們在行走的過程當中遇到的在大運河兩岸生活的普通人,都是我們在節目里表達的重點。”(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楊文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