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廣網北京12月27日消息(總臺中國之聲記者周益帆)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多地警方披露,網約車司機通過使用一種能夠“甩位”的外掛軟件,可以實現篩選訂單、將小單變成大單、提前進場排隊占位等功能。
記者調查發現,在網絡平臺上,銷售此類外掛軟件的商家有不少,價格從幾十到上百元不等,其中一些賣家說,還可以購買內置了此類軟件的手機,直接匹配平臺的派單規則,讓使用者能夠搶到更優質的訂單。使用這類外掛軟件有哪些危害?
近日,上海警方對外披露了一起網約車司機使用“甩位”軟件的案件。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刑偵支隊民警許海峰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介紹,今年7月,網約車平臺工作人員報案稱,平臺發現部分訂單行程費用異常偏高。
許海峰說:“平臺在對投訴進行梳理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司機可能涉及很多相同的投訴。他們就分析了這個司機的一些行程,發現他的里程超出正常范疇了,跟我們公安機關聯系了以后,找到了部分司機,他應該是用了一個軟件修改了手機的定位數據,改變了平臺對車子里程的計算。”
大部分類型的網約車計費都是根據里程長短來計算,使用了這一軟件后,可以把短途訂單修改成所謂的“大單”。

賣家展示把短途訂單修改成所謂的“大單”的截圖
許海峰說:“(比如)正常十公里的一個里程,它通過修改定位直接可以改成二十公里、三十公里,那么計費就是根據他修改里程后的長度來進行計費,乘客就會多付更多的車費,造成損失。乘客發現這個情況跟平臺投訴,平臺就會對這些訂單先行賠付,實際造成了公司的經濟損失。”
警方調查發現,異常訂單主要集中在車費100元以上的部分,通過外掛軟件,每個訂單加價30元到80元不等,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審訊時甚至表示“這并不是太大的秘密”。
記者調查發現,在網絡平臺上,銷售此類外掛軟件的商家確實有不少,價格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因為可以把實際定位甩到其他地方,所以這種可以修改定位數據的外掛軟件也被稱為“甩位”軟件或“卡位”軟件。有網約車司機告訴記者,這種軟件除了能修改訂單距離外,還能刷在線時長,增加接單機會。

商家在網絡平臺銷售外掛軟件
一位網約車司機說:“一個月需要完成(一定的)在線時長,他們有時候完不成,就用這個軟件,就把定位虛擬定到很偏僻的地方、沒有單的地方掛時長。”
另一位網約車司機師傅告訴記者,這類軟件也常常有進行訂單篩選的功能,比如可以設置想要接多大范圍內的訂單、遇到不想接的訂單可以通過改變定位無責取消等。
另一位網約車司機說:“甩起點,你可以設定多少公里之內——比如說你定保定學院,二十公里之內,這個地方要出的訂單,哪怕你這個車沒在這范圍內,他也把你起點就定位在那里了,就容易接到這個單。”
這類軟件的另一個噱頭是提前將司機虛擬定位至機場、車站這樣需要排隊接單的場所,減少實際排隊等待的時間。在某電商平臺,記者聯系到一個售賣卡位軟件的商家,對方銷售的是安裝好軟件的手機,含教程售價一千元。
商家說:“機場都是需要每個司機排隊的,我給你這個手機,它可以虛擬定位的,比如說你現在家里,你可以把你的網約車平臺賬號卡在北京大興機場,在那里排隊,第二天你起床,就可以直接到大興機場旁邊那里等。那個手機讓它進單,進完單以后你就可以在北京大興機場接單,比排隊的那些人有優勢一點,你不需要交停車費,不需要特意去排隊,在家里就可以排好隊了,到時候直接去收網就可以了。我們這個手機到處都是,一直用的,大家都心知肚明的。”
除損害消費者和平臺利益,社交平臺上,不少網約車司機還反映同行使用這種軟件,對在附近按規矩接單或正常排隊等單的師傅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上個月,遼寧阜新警方對外披露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李某加入了多個有數百名網約車司機的群聊,出售“甩位軟件”牟利。

遼寧阜新警方對外披露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李某加入了多個有數百名網約車司機的群聊,出售“甩位軟件”牟利(阜新警方供圖)
阜新市公安局新邱分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大隊長王闖說:“購買這種軟件的基本上分成幾種形式,一種是他本身就是網約車司機,為了增加收入購買軟件。第二種就是有很多人成立工作室,使用軟件進行代搶,把這些單搶完之后,通過聊天軟件進行售賣,從中提取10%、15%的利潤。”
使用此類“甩位軟件”是否會觸犯法律規定?該如何治理?可查公開報道中,北京網約車司機康某、李某就因使用“甩位軟件”隨意修改定位信息虛報里程獲利,以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并處相應金額的罰金。中國政法大學特約研究員趙占領認為,軟件開發者還可能涉嫌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趙占領說:“通過虛擬定位騙取消費者支付更高的打車費用,實際上它是涉嫌構成詐騙罪,當然具體還需要滿足金額等相關的要件。另外一個方面,這種軟件本質上來講,它也是一種外掛軟件,在技術上,有可能通過入侵服務器端或者是客戶端的方式,騙取服務器端的信任,如果這樣的話,還涉嫌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從平臺角度來講,一個是從技術上,應當及時能夠發現并且采取措施,屏蔽這種軟件的使用。另外一方面,一旦發現有司機使用這種軟件作弊,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進行打擊。”
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刑偵支隊民警許海峰提示,消費者在使用網約車的過程中,也要關注顯示路線是否與實際行程一致,如果有疑問應第一時間向平臺反映,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