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玲)人行通道被侵占,馬路邊成為停車“自留地”,醫院周邊行人與非機動車交織混行……如何改變“醫圈”周邊“生命通道”擁堵困境?
1月8日下午,武昌區黃鶴樓街道組織轄區政協委員,針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周邊交通擁堵難題開展一線協商。委員們現場聽取治理情況匯報,深入剖析存在的問題,為辦好民生實事、增進民生福祉聚智獻策。
調研過程中,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武漢市“文明交通 暢行武漢”行動開展以來,街道依據武昌區“先試點、再推廣、成模式、建體系”思路,根據區域交通特點,將人民醫院周邊納入“三微六邊”建設點位。目前,街道已組建起專項綜合管理隊伍,牽頭并配合完成了一系列工作:在醫院外圍設置共享單車電子圍欄;新增電動車停車位100余個、臨時機動車停車位400余個;對西門現有非機動車停車點進行合理規整;取消一處不合理斑馬線,周邊交通擁堵狀況已得到顯著改善。然而,機動車停車難題雖有所緩解,但非機動車數量龐大,醫院門前“停車熱”現象不減,就醫通道通行不暢問題仍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調研現場。 通訊員供圖
“有門的地方,門口就停放著電動車、共享單車。門邊劃定的地方停滿后,車輛便自然往路邊一停。”在對醫院周邊進行實地考察后,委員們一致表示,“武漢人民醫院承接省內外大量就診患者,每日人、車如織,停車需求旺盛。再加上復興路、張之洞路原有的密集車流,擁堵狀況極易發生。”
春節將至,面對春運以及蛇年春晚分會場的籌備,地處黃鶴樓周邊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不僅肩負著守護人民健康的重任,更是展現武漢城市風貌的重要窗口。針對此次調研發現的問題,委員現場提出建議:
其一,要始終堅守人民立場,善于換位思考,通過廣泛收集整理“民呼我應”訴求數據、開展現場調研等方式,洞察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找準癥結,對癥下藥,確保疏堵方案真正便民利民,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其二,要推進協同共治,暢通各部門“關節”。街道應充分征求周邊相關單位的建議,積極組織交通、城管、衛健等多部門面對面交流,共商開門方向、便捷入口引導、醒目標識設置等關鍵問題,實現機動車、非機動車與行人的有序分流,徹底解決醫院門前擁堵難題,讓“生命通道”暢通無阻。
其三,要探索管理制度創新,規范行停秩序。對于違規停放的共享單車,僅靠清運疏通只能治標,無法治本。可以建立違規行停現象“黑名單”制度,對路面違規行停現象頻發、問題突出的共享單車運營公司進行約談,并完善處罰機制,從根本上規范道路行停車秩序。
“道路擁堵問題是居民群眾的身邊事,是大家日常通勤路上、就醫途中最切身、最實際的困擾。”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黃鶴樓街道將繼續發揮政協委員職能,聯合轄區單位,發動居民共同參與,將試點工作做深做實,讓“金點子”落地,把群眾的熱點關切轉化為暖心實事,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足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