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定州1月10日電 題:河北“90后”制塤手藝人:以匠心續寫古塤千年傳奇
作者 李玉素 諶詩雨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天有五音六律,人有五臟六腑,塤有五孔六竅,所以說咱們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是相互聯系的。”在河北定州市一家工作室內,“90后”制塤手藝人胡士開拿著一枚塤講道。
塤,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中國古典文獻記載:塤,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秤錘,六孔,小者如雞子。因其多用陶土燒制,亦稱“陶塤”。
談及與塤的結緣,胡士開回憶道:“小時候晚飯后,爺爺會經常手捧著塤吹奏,塤響的瞬間,感覺很神奇。”
據介紹,胡士開祖上原本為家族制損作坊,從曾祖父胡忠錢傳至父輩時更名為“古月塤坊”,制塤技藝至今已傳四代。耳濡目染之下,胡士開從小便掌握了古塤制作及演奏的技巧。2013年大學畢業后,他開始專心投身于塤等陶瓷樂器制作與文化傳播。
胡士開介紹,塤的制作分為選泥、拉坯、燒制、調音等,制作周期一般為3個月。其制作過程中有兩個技術難點,一是泥料的配比,二是溫度的把控。他表示,現在很多原材料已經無法找到,只能通過一次次嘗試、一次次燒窯,來確定在當下如何成功燒制一枚塤。
“2016年,我用了3個多月時間做了110枚塤,結果一開窯,所有塤都壞了,因為原材料的耐燒程度不夠,溫度也沒有把控好。最后只留下了一枚殘次品作為紀念。”胡士開說道。
近年來,胡士開在掌握塤燒制技藝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攻克吹口、內壁、漆藝等技藝,將十孔塤、八孔塤、五孔塤等個性制塤進行改良,專攻音色與古塤重建。
據胡士開介紹,他多次給國樂藝術家方錦龍制作異形塤和獸首塤,還曾為沈陽一個樂團赴朝鮮演出時提供塤用于演奏《桔梗謠》。
“得益于這些演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塤。有些朋友也會慕名而來選購我們制作的塤。”胡士開說道,一些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的海外華僑華人也會到這里訂購塤,用于演奏或者禮贈,推動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
2023年,結合定州文化,胡士開將定瓷與塤結合,同時根據原型同比例縮小復刻了定州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青玉龍螭銜環谷紋璧,結合玉璧形狀制作成八孔塤。
“現在人們對塤文化的了解還是比較少,未來我希望借助網絡進行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塤、吹奏塤。”胡士開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