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王盼)武漢經開區軍山街道鳳凰苑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凝聚各方力量,在資源提質、服務提效、陣地提檔方面持續發力,全力打造居民家門口有力度、有精度、有溫度的服務陣地,繪就居民家門口的“幸福圈”。
陣地建設,有力度
依托轄區黨群服務中心,以黨建引領服務群眾為目標,持續推進黨建陣地規范化建設,立足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激活陣地在教育管理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等方面的示范帶動作用,凝聚黨心民心,實現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居民得實惠。
展風采,樹立“先鋒模范”。社區精心打造風采墻,生動展示轄區黨員群眾用“共同締造”理念打造的樂居新生活。從鄰里和、鄰里樂、鄰里情、鄰里頌四個方面展示黨員群眾的優秀事跡,從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到主動化解鄰里矛盾,通過傳遞先鋒事跡與志愿精神樹立標桿,營造積極向上的社區氛圍,激勵更多居民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目前招募志愿者800余人,活躍志愿者近200名。
建品牌,點燃“紅色引擎”。打造“銀齡先鋒”“書記接待日”等系列黨建品牌,將黨群服務中心建成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陣地、黨組織開展活動的重要場所、服務黨員群眾的重要平臺,積極開展黨的政策宣傳、紅色宣講、志愿服務等形式多樣的活動。
同時,深化議事品牌和文化服務陣地建設,協同轄區單位打造“兼職委員”議事廳、婦女談心室等議事陣地,帶動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協商議事,構建起黨員群眾“走得進來、坐得下來、議得起來”的溫馨陣地。
2024年,社區開展居民議事會30余次,“兼職委員”聯席會議7次,討論解決事項近10件,加速轄區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治理提升,有“精度”
社區秉承治理精細化原則,以黨建為統攬,持續延伸“服務觸角”,做強“矩陣融合”,將“民生、服務”作為重要抓手,聯動多元力量,發揮自治效能,推動衛生服務站、退役軍人服務站等各類陣地“應融盡融”,切實把利民便民惠民服務做實做細。
黨建+民生,把“客人”請進家門。社區踐行“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民主自治路徑,在議事協商中打造鄰里共享空間,充分發揮“五位一體”協同機制,成功將涼亭加以優化打造為“居民議事亭”,不僅為居民們提供了一片遮陽納涼的天地,更成了民意的匯聚點和民主的實踐場。
黨建+服務,把“溫暖”送進人心。積極整合社區資源并融合陣地功能,完善退役軍人服務站、民兵連部,建成了包含辦公室、裝備器材室、民兵之家在內的“兩室一家”,增設軍人風采墻、軍人榮譽墻等元素。開展退役軍人“大走訪”活動,對存在困難的家庭進行精準幫扶,致力于為退役軍人和軍屬提供服務與保障,不斷提升退役軍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榮譽感,營造尊崇軍人、關愛軍屬的良好氛圍。
服務做實,有“溫度”
聚焦居民實際需求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利用現存空間打造休閑、學習、娛樂的活動場所,全面建強陣地服務功能,滿足社區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聽民意,架起“連心橋”。結合轄區黨建活動和社區文化活動的需要,打造集學習、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黨群服務站。通過對舞蹈室、架空層乒乓室、老年活動中心等活動區域的改造,為居民群眾提供休閑娛樂多元化的活動場景,切實讓轄區服務站成為服務群眾的“連心橋”。
匯眾智,畫好“同心圓”。社區堅持“多元參與、協商共治”原則,通過召開意見征詢會廣泛收集民意、集中民智,對功能區域布局、設施位置、干擾因素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和反復商議,在居民群眾的建言獻策下,打造了“@家園”共鄰同舍鄰里匯、微鄰里議事廳等具有特色的共享空間,見證了民主的力量和溫度。
鳳凰苑社區以小陣地發揮大作用,通過激活社區治理的“神經末梢”和“服務前哨”,實現治理“破局”、服務“破冰”,增強了居民群眾歸屬感和認同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