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祁陽1月21日電(曾莉莉 陳瑾瑩)走進湖南省祁陽市文明鋪鎮中心學校,一堂生動有趣的《赤壁賦》語文課正在進行。學生杜宇馨通過數字化技術與“蘇軾”跨時空交流。
“蘇東坡先生,您好,我是一名初中學生,現在我有一些問題想問您,您在創作赤壁賦時的靈感來源是什么?”授課老師將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效融入到課堂教學環節,學生可以盡情向數字人“蘇軾”提問。
通過實時互動,打破傳統課堂局限,實現個性化、智能化教學,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近年來,祁陽市成功探索出鄉村小規模學校數字化教育路徑,實現了城市優質教學資源與鄉村學校共享。
在祁陽市茅竹鎮英才完小,教師宋美陵正組織學生和城區民生小學的學生同上一堂心理健康課,她只需利用手機移動終端及數字技術就能鏈接起城市教育資源。
“通過APP最多可以實現1個城里學校加6個鄉村學校同步在線學習,保障鄉村學生能夠實時且無差異地獲取城市優質資源,讓城鄉學校的距離不再是障礙。”茅竹鎮英才完小校長鄧惠鳳說,同步課堂的應用實現了跨時空共享教育內容,彌補了鄉鎮學校在音樂、體育、美術和心理健康等課程方面教師不足等問題,豐富了學校課程資源,有力有效地推動了鄉村教育發展。
目前,共享國家精品課程的“雙師課堂”、建設人工智能的“數智課堂”和鏈接城鄉教師的“同步課堂”均已在祁陽市農村小規模學校深入實施,促進鄉村教育高質量提升。
祁陽還組織數字化教育研究領頭人開展《教師移動終端進課堂》應用技術等公益培訓,已為市域教師5000余人提供了技術指導與支持。(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