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成都1月22日電 (記者 王鵬)“您好,我想了解一下重慶的職工醫保政策。”近日,在成都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一位辦事群眾坐在工作窗口前,提出了自己的訴求。約20秒后,面前的小屏幕發出聲音,“您好,這里是重慶高新區,請問有什么問題需要咨詢。”
眼前這一幕,是成渝兩地高新區聯合開設的“虛擬綜窗”的實際應用場景,也是川渝兩地解決跨省辦理業務煩瑣問題的縮影。
川渝兩地人文同根,歷來交流不斷。過去,跨省辦理政務服務事項,需要到本地政務服務中心提交材料,本地窗口代收后,需將材料郵寄到業務主管歸屬地部門,審核通過后再將結果向群眾發放。
近年來,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向縱深推進,川渝兩地的經貿往來、人才流動、產業互動更加頻繁。川渝兩地先后推出了四批“川渝通辦”事項,涉及企業群眾高頻事項355項,實現“進一個門、辦兩地事”。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實現無障礙轉移接續,公立醫院161項醫療檢查檢驗結果實現互認。
以成渝兩地高新區的合作為例,目前成都高新區“虛擬綜窗”已上線11個部門的130項事項和13項“一件事”套餐,重慶高新區“虛擬綜窗”已上線11個部門的90項事項和49項“一件事”套餐。
“以前辦事的群眾需要重慶、四川‘兩頭跑’,如果遇到某一地業務主管部門發現材料不符合的情況,很多流程還要通過原渠道退回,增加辦事時間。”成都高新區政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如今辦事群眾不用再“兩頭跑”,成都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最多的服務事項為食品經營許可證、職工醫保繳費認證和工商營業執照。
記者了解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五年來,川渝兩地小窗口的辦理業務從最開始居民身份證換領、補領,川渝兩地戶口遷移、婚姻預約登記、公積金互認互貸等高頻業務,已擴展到企業設立登記、醫保社保轉移接續、殘疾人證辦理等。通辦窗口“拔節生長”,涉及范圍越來越廣,服務密度也越來越大。
據悉,目前355項企業群眾高頻辦理事項,已實現川渝兩地“同標準受理、無差別辦理”。同時,川渝兩地創新推出“小學入學”“員工錄用”“新辦納稅”“貨物運輸”等11個跨區域“一件事”套餐式服務,34個川渝事項“免證辦”,40類電子證照川渝互認,在更大范圍內推動實現“川渝通辦”“集成辦”“免證辦”,實現從事情能辦,逐漸過渡到好辦易辦。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川渝通辦”事項還在不斷進行數字化升級,很多以前需要“往返跑”幾天的事項,現在通過手機點擊幾下就能完成,大幅提升了兩地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的便利性。(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