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深圳1月23日電 題:深圳逕口:非遺麒麟舞傳承煥發“芯”活力
作者 張璐
“咚咚鏘、咚咚鏘……”伴隨激越明快的鑼鼓聲,深圳光明區逕口村麒麟舞隊員步伐如風,時而翹首望天,時而躍空翻騰……他們正為即將在蛇年春節舉辦的麒麟舞巡演而緊張排練,博得了現場觀者的嘖嘖稱贊。

圖為逕口麒麟舞表演。 張璐 攝
逕口村麒麟舞第四代傳承人黃鎮培接受中新網采訪時介紹,逕口麒麟舞以廣府舞步為主,靈活配以客家麒麟步法,繼承先輩舞麒麟的套路和表演技法,已有150多年歷史?!霸谵熆邝梓胛璧膫鞒邪l展中,中山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提出‘1+N’解決方案,以AI技術賦能為核心,讓非遺麒麟舞傳承煥發了‘芯’的活力?!秉S鎮培說道。
2024年,在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實施的“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中,中山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組建“芯”向光明實踐團(下稱“實踐團”),以科技賦能逕口村文旅興業,開展“逕口古村蝶變行動”項目,助力逕口麒麟舞的傳承。
逕口麒麟舞的表演流程分為“頭套”和“尾套”,由一人舞動麒麟頭,另一人牽動麒麟尾。其中,“頭套”動作以麒麟出洞、撓頭、耍尾等躍動為主,“尾套”動作則展現麒麟采青的喜、怒、驚、醉等技藝。逕口麒麟舞粗獷活潑,民間廣泛流行,被列為深圳光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作名錄。
“通過深入調研,我們歸納制作《逕口麒麟舞介紹手冊》,建立了麒麟舞標準動作數據庫?!睂嵺`團負責人、中山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團委書記何琛說,針對逕口麒麟舞教學的難點,團隊利用計算機視覺AI算法,研發“逕口麒麟舞AI傳承大師”動作識別打分系統,自動分析表演者的動作規范性,從而提升麒麟舞訓練的科學性和效率。

圖為逕口村小朋友學習麒麟舞?!堣?攝
何琛介紹,為進一步推動逕口麒麟舞的保護和傳承,團隊基于預訓練大模型研發了“AI小逕”智能問答系統,介紹逕口麒麟舞的歷史、技藝與發展,智能回答有關逕口古村和麒麟舞的問題。此外,團隊還設計打造逕口麒麟IP,推出了逕口麒麟舞卡通形象系列文創產品6款,實現非遺活化與創新,深受青少年的喜愛。
前不久,實踐團與深圳實驗光明學校共同組建“追光麒麟少年團”,激勵更多青少年投身于麒麟舞的傳承與推廣。同時,還開展“芯”向光明科學文化探索之旅科普活動,通過揭示沙子到芯片的制作流程、體驗AI非遺麒麟舞的獨特魅力。“未來,團隊將整合校地共建資源,創新多樣渠道,上線逕口麒麟舞教學APP,推動逕口麒麟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何琛如是說。
時近蛇年春節,逕口眾多的麒麟舞隊已整裝待發。黃鎮培說,從初一到元宵,逕口村內祠堂和廣場都會有麒麟舞動,寓意麒麟獻瑞,迎祥納福。(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