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各地的觀眾“為一部戲赴一座城”。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圣母院》正在上海文化廣場持續上演,開場前,大堂人頭攢動,每一位前來觀賞表演的觀眾都充滿著活力,形成一種獨特的氛圍。 (上海文化廣場供圖)
當下,各類音樂劇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劇院頻繁演出,“為一部戲赴一座城”的溢出效應日漸凸顯。《2024中國音樂劇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1月至10月,全國音樂劇演出場次1.36萬場,觀演人數582.13萬人次,票房達13.96億元,較2023年同比增長26.7%。其中,上海音樂劇票房占全國比重的56%,市場規模遙遙領先。
作為以音樂劇演出為核心品牌和專業追求的劇場,上海文化廣場2024年舉辦57臺334場在地演出,場次、票房均創歷年新高;觀眾41.3萬人次,較2023年增長44%,平均上座率達八成。與此同時,將舞臺藝術的影響力以蓬勃之姿滲透到更廣泛的人群,一年間為市民提供了718場公益藝術活動,吸引近5萬人次參與。隨著對音樂劇創制、孵化、展演等各環節的深入挖潛,上海文化廣場正以多元共進的面貌豐富著音樂劇產業的不同面向。
音樂劇占全年主劇場演出體量的68%
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圣母院》正在上海文化廣場持續上演。開場前,大堂人頭攢動,東西兩側的柜臺上,聯名筆記本、帆布包、冰箱貼等衍生品吸引人群駐足挑選,并成為觀眾中極具話題性的“社交貨幣”。衣帽間,一列長隊靜靜排開,隊伍中不少是拖著行李箱、遠道而來的外地觀眾。“這里有一種獨特的氛圍,我目睹了人們的歡樂,每一位前來觀賞表演的觀眾都充滿著活力。他們臉上流露出的幸福表情,共同編織了演出的精彩瞬間。”該劇執行導演韋恩·福克斯說。
2024年,奧地利VBW公司將《伊麗莎白》《蝴蝶夢》音樂劇版音樂會的世界首演放在文化廣場;來自德國富森的《路德維希二世:國王歸來》將首次國際巡演的唯一一站設在上海。謝幕時,觀眾齊聲高歌主題曲《冷星》,讓臺上演員激動不已。法語音樂劇《巴黎圣母院》《搖滾莫扎特》等佳作,以及《音樂劇明星馬克·賽博特音樂會》《音樂劇明星約翰·歐文-瓊斯音樂會》等演出開票即售罄。《巴黎圣母院》制作人尼古拉·塔拉爾感嘆:“上海是中國音樂劇的中心,上海文化廣場就像是我們的家,每次來到這里,我們都盼望著再次回來。”
熱烈的現場氛圍并非海外大戲獨有。2024年,文化廣場呈現了197場音樂劇演出,占全年主劇場演出體量的68%。而舉辦13年的“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同樣受歡迎,《山海經》《星辰》《南墻計劃》《胭脂扣》《我要你》等中國故事,展現中國原創音樂劇蓬勃發展態勢。
“2025年節目安排已滿檔,來自法國、德國、奧地利、英國、美國、日本的國際大戲紛至沓來,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也是好戲連臺。”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費元洪透露,春節過后,自制的6臺世界音樂劇明星系列演唱會即將開演;緊隨其后,原創作品《雄獅少年》《尋找李二狗》《寶玉》《大狀王》等輪番登場。
新生代力量在孵化中更好地成長
市場繁榮的核心驅動力在于優質作品,而產業生態的營造則在于健全的成長機制和充足的人才儲備。上海文化廣場發起的“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是國內首個原創音樂劇孵化項目,提供“自下而上”的創作機制。截至目前,已孵化出原創作品10余部,其中6部作品實現商業制作,在全國累計演出超過270場。“上海文化廣場的孵化平臺像一雙手臂將大家擁抱、呵護,讓作品在孵化中更好地成長、更具有市場可能性。年輕人的想象力讓我們看到了戲劇的未來。”孵化計劃導師劉亮佐說。
2024年,孵化計劃收到來自19個城市144名創作者的80份投稿。其中,初次參加孵化計劃的創作者比例高達91%,Z世代占66%,有專業院校背景的創作者占66%。入圍的《無形之刃》《八角亭謎霧》《不良執念清除師》三部作品均已完成劇本朗讀會的階段性考核,將在2025年繼續深度孵化。
作為音樂劇孵化的實體空間,上海文化廣場音樂劇中心于2023年整改落成,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為音樂劇的創、制、排、演提供良好的環境與設備。音樂劇《麥克白夫人》《時光代理人》、話劇《金蟬》《櫻桃園》等都在這里誕生和復排。豐富多元的專業活動賦予空間源源不斷的生命力,讓它成為年輕包容的實驗室、思想碰撞和產業孵化的補給站、匯聚藝術家與制作體的資源庫。記者 宣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