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佛山1月26日電 題:星夜光影守護者
作者 夏文博 程志遠 郭軍
23日0時40分,夜幕籠罩,清冷的月光穿透厚重的云層,像碎銀般稀稀落落地灑在佛山西站的站臺上。
一聲若有若無的“滴滴”聲幽幽傳來,在空曠的車站里輕輕回蕩。循聲望去,6個光影在鋼軌間敏捷地穿梭,在冷月的映照下,身影被不斷拉長、縮短,成為一道動人的風景。
快步走向光影當中,才知曉這6個光影是6名身著反光衣的鐵路工人,他們是廣鐵集團廣州南高鐵工務段佛山西探傷工區的探傷工,正在對廣州南至佛山西5公里區段的鋼軌傷損進行復核。
今年春運期間,佛山西站預計到發旅客156萬人次,加開列車111列,密集開行的高鐵列車讓鋼軌每天都承受著巨大壓力。
“大家注意安全,不要放過任何傷損隱患!”吳慶坤在一條鋼軌股道上邊推著黃色的小車(路軌探傷儀)邊強調著安全事項。他是6人小組的負責人。其他5人中,1人執行現場行車防護,2人同時推著黃色小車在不同股道上探測,另外2人眼睛實時盯著黑色“平板”式的探測裝置,該裝置時不時還發出鋼軌波形異常的報警聲。
“坤哥,這個圖像不對啊!”唐衛輝的小車屏幕上閃出一條豎線,這是存在疑似傷損的征兆,于是他立即向吳慶坤報告。
吳慶坤快步上前,接過儀器。看著屏幕上的這條豎線,皺起了眉頭。他將小車前后推拉,使豎線變到最長,分析此處傷損深度。同時,迅速從口袋里拿出《鋼軌傷損明細》查找,得知該傷損去年12月23日檢測的深度為3.1mm,便招呼身后的董培偉:“老董,快拿儀器測一下,這條豎線不太正常,傷損肯定不止3.1mm了。”
董培偉快步上前,蹲下身子,只見軌面上有一條魚鱗狀的裂紋,像是被淺淺鏟了一刀。他拿起鋼尺,測量傷損長寬尺寸,隨后向吳慶坤匯報:“傷損長52mm,寬22mm。”
“傷損長寬變化不大,再測深度!”吳慶坤對董培偉說道。
董培偉手持著“平板”上的探頭,在鋼軌表面緩緩滑動,迅速找到了鋼軌傷損最深處的異常波段。他固定好儀器,使波形穩定,測量傷損最深處為6.2mm,符合正常傷損指標。
吳慶坤還是不放心,又親手測量了一遍,與董培偉測量的數值一致,他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吳慶坤小心翼翼地拿起油漆筆,在鋼軌軌面上勾勒出傷損的輪廓,詳盡地記錄著測量的實際尺寸。6人又再次投入了后續傷損檢測作業中。3個多小時的作業,他們共復核傷損21處,平均不到10分鐘復核一次。
3時52分,6人終于順利完成了該區段的鋼軌表面傷損復核。當他們走出佛山西站時,厚重的云層已散去,皎潔的月光溫柔地掠過他們疲憊的臉頰,身上的光影越發閃亮。此時的吳慶坤拿出手機放出了他最喜歡的《月半小夜曲》,伴隨著美妙的音樂旋律,6人踏上了返程的汽車。(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