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福州1月27日電 題:福建視障音樂人街頭奏響新春樂章 用音樂打破黑暗
作者 葉秋云 呂明
“福從東南來,依山伴著海;鼓嶺的風,鷺島的夜,浪漫又自在……”阿卡貝拉音樂版《福建》26日下午在福建福州煙臺山唱響,福建省海峽殘疾人藝術團“看到”組合(簡稱“‘看到’組合”)的歌聲在洋樓古厝間回蕩,引得中外游客紛紛駐足。

1月18日,福建省海峽殘疾人藝術團“看到”組合在福建福州煙臺山演出。中新網記者 呂明 攝
連日來,“看到”組合的腳步匆匆,奔波于各類年會演出之中,同時也不忘在福州的熱門旅游目的地演出,讓游客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看不見的世界,聽得見的熱愛
“大家好,我是金燦,我們是‘看到’組合,一個由視障人士組成的合唱組合。剛剛我們唱得怎么樣?”在煙臺山的演出上,“看到”組合成員陳金燦簡單介紹了組合的由來,現場掌聲雷動。
“丫霸(福州話,意思是很棒)!”數百位觀眾,圍成一圈。人群中響起一陣陣叫好聲和掌聲。參演的5位“看到”組合成員的臉上揚起了笑容,“謝謝大家”。
“他們站在那里就是力量。”福州市民林建國拿著手機一直錄制表演。他認為,“看到”組合不僅僅是一支樂隊,更讓人看到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1月18日,福建省海峽殘疾人藝術團“看到”組合在福建福州煙臺山演出。圖為“看到”組合成員與現場觀眾互動。中新網記者 呂明 攝
“這個組合就是喜歡音樂的視障人士的家。”“看到”組合成員黃延平介紹,2009年,“看到”組合在福州成立,盲人按摩師、鋼琴調律師、音樂人、大學生……成員來自各行各業。他們是全國首支阿卡貝拉視障人士演唱組合。
在社會上,很多人會將這個組合的名字與“看見”混淆。在黃延平看來,“看見”與“看到”雖是近義詞,但“看見”不如“看到”深刻。看到,是觸及內心深處的東西,比如愛。就像他們對音樂的熱愛與執著。
作為“看到”組合的靈魂人物,黃延平不僅負責編曲、演唱,還兼任聲樂指導、新聞發言人。他說,組合成立至今,歷經了重重困難;成員幾番更迭,但不變的是他們對音樂的熱愛。
現今,這個組合總共有8位成員,年齡層次橫跨“70后”“80后”“90后”“00后”。25歲歌手鄭璇就讀于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她于2018年加入了這個大家庭,是組合里的花腔女高音歌手,“我從小就喜歡音樂。”
“即使視力受限,也能通過努力和堅持實現夢想。”這是鄭璇加入組合后的心境變化。
18歲的林朵于2024年的夏天加入“看到”組合,她也感受到大眾對殘障人士的關懷與關愛。她告訴記者,隨著演出越來越多,他們在網絡平臺上的賬號收獲了很多正能量的留言。“我們很感動,大家沒有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我們,都在鼓勵我們。”
用音樂打破黑暗:“我們不認命、敢拼搏,不安于現狀”
春節期間,各類年會表演邀約不斷,“看到”組合在三坊七巷、煙臺山、上下杭等地的演出也沒落下。
23日正值南方小年,他們在三坊七巷的演出吸引了俄羅斯游客Lisa和她的母親的目光。得知這個組合的成員都是視障人士,她們覺得不可置信,用力地鼓著掌。“他們太棒了。”
演出中,一首名為《因為愛》的原創歌曲頗受歡迎。這是臺灣歌手沈怡君在2024年8月與“看到”組合合作后,在返回臺灣的飛機上有感而發創作的歌詞。后來,歌曲由黃延平譜曲,“看到”組合成員一同演唱,于2024年12月正式對外推出。
“這是兩岸音樂人之間惺惺相惜的故事。”黃延平坦言,他與沈怡君只見了兩次面,說話的時間加起來不到半小時,但他們之間的互相信任,成就了這首歌,“這或許就是兩岸同胞之間割舍不掉的情誼使然”。
近年來,“看到”組合的知名度不斷提高、演出的場次增多,這離不開他們的努力。拍攝短視頻,嘗試直播,在三坊七巷、煙臺山、上下杭、閩江之心等福州地標進行戶外演出,他們迅速走紅并“出圈”。而每年1首原創歌曲,是他們對自己的要求與承諾。截至目前,他們已推出8首原創音樂。

1月23日,福建省海峽殘疾人藝術團“看到”組合在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演出。演出前,福建省海峽殘疾人藝術團副團長朱偉賢(右一)帶著黃延平走向演出場地。中新網記者 呂明 攝
當然,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是“看到”組合能夠堅持下來的動力所在。布置燈光、整理樂器和設備……現場,福建省海峽殘疾人藝術團副團長朱偉賢忙得不亦樂乎。他是一位小兒麻痹癥患者,多年前,熱愛音樂的朱偉賢決定轉至幕后。“我現在負責后勤工作,做他們的‘眼睛’,幫助他們完成一場場演出。”
“我們不認命、敢拼搏,不安于現狀”,這是鄭璇心中的“看到”組合的真實寫照。她告訴記者,她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另一個是希望組合能舉辦全國巡演。
隨著春節的腳步日益臨近,福州的街頭巷尾裝扮的流光溢彩。“雖然我們看不見,但可以感受到春節的喜慶和團圓的氛圍。”黃延平說:“希望通過音樂,讓更多的人認識我們,感受到這份溫暖和喜悅;也希望透過我們的努力,能夠推動盲人文藝事業的職業化發展、殘障人士藝術事業的職業化發展。”(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