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天津1月27日電 (記者 王君妍)新春佳節臨近,不少人都踏上了回家的旅程,憧憬著與家人團聚的幸福時刻,卻有一群人冒著凜冽的海風踏上了前往46海里以外的海上油田生產平臺的保供之路。
東疆海事局轄區有7個海上油田,18個固定式平臺,1個單點系泊裝置,1個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海上原油外輸作業監督一直是海事保障的重中之重,負責現場監管工作的東疆海事局幾乎每周都要派駐執法人員前往海上油田現場值守,一駐就是三天甚至更久。
對于這些人來說,一旦有外輸作業任務就要前往現場,即使在春節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里,有時與家人團聚在一起也成了奢侈。
1月25日一早,來自東疆海事局海上海巡執法大隊57歲的李紅生和35歲的梁國龍這一老一少的組合拉著工作箱來到直升機集合點,準備出發前往海上油田生產平臺。
一到油田,老李和小梁就召集原油外輸各參與方召開外輸作業前協調會,評估天氣海況、確定作業時間窗口、外輸數量和速率,考慮到海上大風和即將到來的降雪,經過與提油船長、外輸總監的商議,決定將原定于第二天開始的提油作業提前到當天下午就開始,老李還特別叮囑外輸軟管連接處的值班人員,一定要做好防滑保暖準備工作,特別是大風天作業要特別提高警惕,增加與駕駛臺、值班室溝通聯系頻率。
1月25日18時,曹妃甸11油田第949艘次原油外輸作業開始啟泵,在提油輪“遠樟湖”上,老李和小梁爬上爬下仔細檢查著提油輪的各項設備,從船舶的動力系統到通訊設備,從消防設施到防污染裝置,每一個細節都不容有失。特別是對于原油外輸的管道連接、輸送流程等環節,更是進行了反復核查,確保每一滴石油都能安全、順利地輸送上船。小梁說:“第一次參加原油外輸的安全保障,老李師父就告訴我安全工作絲毫不能放松,我們多檢查一遍,大家心里就多一份踏實。”
外輸作業一般要持續十幾到二十個小時,有時還要二十四個小時以上,整個過程中,風向、洋流、溫度、能見度和作業區水域通航情況都是不斷變化的。在此期間,老李和小梁還要實時跟蹤現場狀態,密切關注是否有漁船或其他船舶進入作業區,他們穿梭在提油輪、FPSO之間檢查著現場作業安全,查看值班情況,查看輸油管線有無滲漏,檢查原油外輸速率和提油輪存儲情況。
1月26日11時,伴隨著紛飛的大雪,曹妃甸11油田第949艘次原油外輸作業安全停泵,外輸原油59565.45噸。在停泵兩個小時后,海上油田作業區刮起了7至8級大風,提油輪“遠樟湖”也在此之前安全解纜離泊了,老李和小梁這時懸著的心才終于放了下來。老李說:“海上油田外輸作業持續時間長、外輸量大,各個環節我們都要嚴格把關,每年大半部分時間都在海上油田度過,這也是我的家,我們最大的愿望就是闔家平安。”
1月27日一早,老李和小梁乘坐直升機從海上石油平臺回到了陸地,而2月2日他們又將再一次踏上前往海上油田生產平臺的保供之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