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云南文山1月30日電 題:僑鄉平遠鎮:越式佳肴 抹不掉的舌尖年味
作者 時文枝
炸春卷、三角粽、“美女懷胎”、油炸糯米團……蛇年春節到,忙碌一整年的林萍早早將自家越南特色小吃店打烊,準備為家人做一桌地道越南味。“回國46年,越南味始終是家人抹不掉的舌尖年味,年年吃年年愛。”
林萍生活的地方是中越邊境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平遠鎮富僑社區,前身為國營平遠街華僑農場,是該縣歸僑僑眷的主要集聚地。自1979年接收越南歸國華僑至今,林萍與上千名歸僑僑眷生活于此,其樂融融。

林萍生活的地方硯山縣平遠鎮富僑社區。《食在云南新春特別篇·僑這一家子》視頻截圖
“生活在這里的歸僑僑眷都很團結,大家入鄉隨俗,很快就融入到當地生活中。”林萍回憶,雖然早年生活拮據,但每逢春節大家都會聚在一起吃長街宴,每家出一個拿手菜,熱熱鬧鬧過大年。
多年來,憑借自己的巧手巧思,林萍把小吃店經營得有聲有色,成為十里八鄉小有名氣的越南美食打卡地。“今年春節前夕,我賣了1500斤的糯米三角粽。”林萍說。
開門做生意,食材好廚藝更好,才是真正的好。近年來,中越邊境便捷的交通和物流條件為林萍從越南采購春卷皮、粽子葉、蘸水原料等地道食材提供便利。在母親的耳濡目染間,林萍偷偷學藝,越南小卷粉、炸春卷成為她的拿手菜。“我父親來自廣西,母親是越南京族,會做各種越南美食。從小到大我所有的廚藝都來自母親。”
林萍介紹,回國后,靠著母親的一雙巧手,家里在當地開餐館,主營越南美食。經過不懈奮斗,當初的籬笆房如今變成小洋樓,“而我也有了自己熱愛的美食事業”。平日里,除經營店鋪外,林萍還會指導社區婦女制作越南春卷、小卷粉等美食。

林萍(左一)與家人制作越南美食。《食在云南新春特別篇·僑這一家子》視頻截圖
“春節是我們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林萍介紹,除貼春聯、給壓歲錢、拜年等傳統習俗,團圓飯最為隆重。
作為頗具代表性的越式風味,炸春卷一馬當先。豬肉末調味后,加入粉絲和木耳混合做餡,糯米制成的春卷皮薄如蟬翼,軟化后將葷素內卷入懷,伴著油鍋里的嗞嗞響,美拉德反應為卷皮鍍上金黃,內里鮮香細軟,表層酥脆可口的越式風味炸春卷即可出鍋。

越南炸春卷。《食在云南新春特別篇·僑這一家子》視頻截圖
碩大的柊葉富含清香,蘇麻稈制成的草木灰將糯米裹上“黑裝”,隨即鋪一層脫皮的綠豆,將五花肉徹底“躺平”,包裹嚴實,以竹條捆束粗如手臂,水火合力12小時后,谷物和豆類與柊葉的氣息完成交融。這個因頂端近似三角形,黏糯里透著軟玉溫香的佳肴便是“三角粽”。
中國俗語以“好白菜都讓豬拱了”來調侃不登對的姻緣,而林萍卻以巧手巧思讓白菜將豬肉盡收囊中,使一葷一素達成新的平衡,美其名曰:“美女懷胎”,寓意多子多福。
飯點將至,象征著團結、圓滿,以糯米包裹綠豆,炸至膨化起酥的甜品油炸糯米團隨即出鍋。一頓豐盛的越式年味隨即上桌,家人圍坐餐桌旁,品美食、道思念、送祝福。
大年初二(1月30日),林萍的美食故事登錄由中國新聞網、中國僑網、云南海外聯誼會、中國新聞社云南分社聯合出品的《食在云南新春特別篇·僑這一家子》,在中國新聞網海內外平臺播出。“希望通過這部紀錄片能讓海外的親人看到我們的幸福生活。”林萍說。(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