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寧波2月2日電(林波)我的家鄉,在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這是一座漁港小鎮,這座小鎮因《漁光曲》名揚天下,被稱為“活著的古漁鎮”。
“云兒飄在海空,魚兒藏在水中。”20世紀30年代,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開山之作《漁光曲》的取景地就在石浦海邊。東門島、火爐頭、金山旅館等地留下了編劇蔡楚生、音樂家聶耳的足跡。在歌曲中,一幅幅漁民與命運抗爭的圖景緩緩打開。

石浦漁港古城一景。 林波 攝
這里不僅有著豐富的海鮮資源和勤勞的漁民,更在新時代的浪潮中,以獨特的“靠海吃海”方式,演繹著屬于自己的新故事。
在這座漁光之城,海島民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游客提供了親近大海的獨特體驗;咖啡新業態悄然興起,將海島的閑適與都市的時尚完美融合;文化新產業蓬勃發展,讓海洋文化以更加多元、創新的方式走向世界……這些變化展現著漁光之城“踏歌來”的魅力與風采。

石浦一景。 林波 攝
春節期間,登上石浦鎮湖礁灣島,入眼的便是幢幢白色建筑隱匿于滿山蒼翠下,伴隨著大海濤聲,一幅“漁光之城”的美景圖躍然眼前。
沿著環島步道進入島內,咖啡館、魚市、商業市集、非遺館等場所路標清晰劃分,多元業態撲面而來。

湖礁灣島一景。 林波 攝
誰也不曾想到,這里曾是一個荒廢漁村。
湖礁灣島曾是當地漁民的家園,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海島居民選擇離開故土,前往城市或其他地區尋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機會,導致這座海島逐漸變成了無人島。
2021年9月,民宿從業者梁哲鋒和朋友到訪了湖礁灣島,并對其“一見鐘情”。而后,他和團隊開始動手設計,并和當地對接,采用“閑置宅基地(農房)+項目流轉”模式,打造集村落民宿、海景營地、餐飲休閑三大功能于一體的海島生活特色街區。
這個承載了“詩和遠方”的海島旅行目的地也成了石浦新的網紅打卡地。
梁哲鋒受訪時曾說:“希望能讓海島的月色,勾起人們對鄉愁的回憶,引領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當然,小鎮的蛻變遠不止于民宿產業,文化業態的煥新同樣令人矚目。
春節期間,家門口的中國海洋漁文化館內人聲鼎沸,游客絡繹不絕,紛紛踏入這里探尋漁文化的故事。
這里曾是20世紀70年代建造的“石浦第一冷凍廠”舊廠區。在對輸冰橋、輸冰塔和儲油罐等大量工業遺存進行修復保護后,中國海洋漁文化館基本保留了原有格局和風貌,凸顯滿滿工業風。
“深刻感受古老的漁韻漁魂。”在館內,作者遇到了一位來自上海的游客陳增真,他帶著孩子正在館內參觀,“非常接地氣的文化館,特別是‘石浦魚市’‘漁光重現’等主題,不僅讓我們領略了小鎮的風采,更深入了解了這座小鎮的歷史淵源和背后豐富的漁文化”。
與此同時,在海邊的咖啡館里,游客們一邊品嘗著香濃的咖啡,一邊欣賞著迷人的海景,享受著悠閑的午后時光。這種將海洋文化與咖啡文化相結合的獨特體驗,也成了游客們的新寵。
體育產業的興起也為石浦“靠海吃海”的故事增添了新動能。
位于石浦的寧波半邊山沙灘排球中心是杭州亞運會沙灘排球比賽舉辦地。在杭州亞運會后,這里還舉辦了2024亞排聯沙灘排球洲際杯半決賽&決賽暨巴黎奧運會沙灘排球資格賽等國際賽事,進一步彰顯“漁光之城”的獨特魅力。
如今的石浦,已經不再是一座單純的漁港小鎮,而是一座充滿活力和魅力的漁光之城。(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