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鷹潭2月19日電 題:滬昆高鐵通信“夜行俠”:護航鐵路安全運行
作者 吳鵬泉 祝瑞
站在滬昆高鐵軌道邊的防災設備箱前,凜冽寒風劃過沈尚飛的臉頰,他佩戴的頭燈光束在防災監控纜線間來回游移。
沈尚飛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南昌通信段上饒通信車間鷹潭北通信工區工長。上述是他近日凌晨的工作場景。
鐵路通信作為鐵路運輸系統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承擔著確保列車通信暢通、連接各系統間正常運行等重要任務。

圖為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南昌通信段上饒通信車間職工在進行防災電纜配合測試。祝瑞 攝
在上饒高鐵通信車間,防災安全監控系統的監控風扇,在夜色中飛速旋轉,發出呼呼的聲響,監測著風速。一旁的雨量監控傳感器也在高效運行,不斷采集數據,并實時將線路周圍的氣象數據傳回監控中心,為高鐵安全運行提供氣象信息支持。
這套覆蓋車間管轄29處監測點的“電子哨兵”,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衛士”,時刻用精準的數據編織起一張防護網,為高鐵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監控中心機房內,安全員謝雄龍正全神貫注地測試數據。他的手輕輕轉動儀表,眼睛緊緊盯著讀數,嘴里通過對講機與鐵路線上的沈尚飛保持密切聯系:“紅白纜線絕緣良好,下一組藍綠纜線準備測試。”
沈尚飛有條不紊地進行相應操作。一共20根備用纜線,不僅要進行對測,還要逐一對地測試。當全部測試完成,沈尚飛關好箱門,他的手早已被凍僵,連握拳都有些困難。
機房內,謝雄龍馬不停蹄地用電子測溫槍對防災主機模塊和電池進行測試,測溫槍發出清脆的“滴滴”聲。在使用萬用表測量數據時,他敏銳地發現有塊防雷單元損壞,于是立即告知防災維保單位人員:“這塊防雷已失效,需要馬上進行更換。”更換完成后,謝雄龍又嚴格按照流程重新測試一遍,不容有絲毫差錯。
今年春運以來,這樣的寒夜堅守,在上饒高鐵通信車間內反復上演。車間的值班日志上寫著:正常夜間檢修21次、處理防災告警3次……
每個數字背后,都是鐵路通信人的付出和堅守。當高鐵的燈光劃破晨曦,這群“夜行俠”早就收拾好工具撤離,他們呼出的熱氣也早已被寒風吹散。然而,正是他們的付出和堅守,支撐著每趟列車安全運行。(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