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暢、通訊員汪麗玲)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武漢市法院利用“網格+多元解紛”下沉機制,將“調解桌”搬到“家門口”。近日,記者從武漢市法院院長會上了解到,武漢法院主動把物業糾紛納入開展多元解紛的重點領域,2024年武漢市物業合同糾紛案件下降45.94%,形成物業糾紛調解的“武漢模式”。
李某與張某是同一小區的上下樓鄰居。張某家中主進水管和水表爆裂導致李某家中主臥、廚房被滲漏。雙方糾紛在物業公司、街道司法所的先后多次協調下仍未消解,遂提交至漢陽區矛調中心“法官調解室”。“法官調解室”考慮到該案為群眾身邊的糾紛,遂積極聯合基層調解力量,指導網格調解員聯合街道司法所實地勘察,將溝通現場放在小區,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調解。
武漢經開區法院積極推動和諧社區的打造,攜手物業主管部門設立物業“紅黑榜”。對服務質量高、糾紛治理效果好的物業公司,設為“紅榜”;對糾紛較多的物業公司,會充分收集業主意見并發出限期整改提示函,經提示后仍然無法整改到位的物業公司,設為“黑榜”,并反饋區房管局物管科進行監督整改。入選“紅榜”能夠一定程度上為物業公司后續拓展業務提供優勢。通過這項制度,激勵物業公司主動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爭做“紅榜”企業。2024年以來,武漢經開法院發布“紅榜”物業公司5家,發布“黑榜”物業公司3家。
武漢各級法院主動延伸解紛觸角,將社區網格員納入特邀調解員名冊,進一步激活街道社區綜治力量。健全分層過濾機制,對物業、鄰里等糾紛,實行街道社區、區矛調中心分層調解。“法官調解室”下沉街道社區,對遇到的疑難糾紛提前介入,聯合調解。去年以來,高效審結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555件,案均辦理時間提速三成,打通了特大城市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