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戰馬奔騰》的磅礴到《春江花月夜》的優美,從《北京頌歌》的喜慶到《天路》的意境悠遠……9日晚,由天津音樂學院院長、著名歌唱家王宏偉領銜的“絲竹和鳴 弦歌雅韻”天津音樂學院青年民族管弦樂團專場音樂會在天津音樂廳成功舉行。
下周,這場音樂會將登上馬來西亞的舞臺,上演一場高水準的中國民樂盛宴。
奏樂引吭 民樂飄飄
該演出是一場集民樂演奏、演唱于一體的音樂會,集結了王宏偉、陳軍、張喜秋、王展展、馬琳等多位藝術家,指揮馬丁攜手天津音樂學院青年民族管弦樂團,聯袂學校近200名優秀師生共同演出,陣容強大。
音樂會以《節日序曲》開篇,以奏鳴曲式融合民間嗩吶曲牌《陶金令》,展現普天同慶的節日盛景;琵琶與箏二重奏《春江花月夜》由四位演奏家聯袂呈現,清雅與靈動交織出古典詩意畫卷。而新版《金蛇狂舞》則以昂揚旋律點燃節日激情。民族管弦樂《瑤族舞曲》通過西方編配手法重構瑤族歌舞鼓樂,展現現代音樂創新理念;嗩吶重奏《嗩古吶今》以鑼鼓為襯,演繹從混沌初開到萬物復蘇的文明史詩。
男高音歌唱家張喜秋以《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詮釋塔吉克邊防戰士的柔情,《北京頌歌》則迸發熾熱的愛國心聲;民族管弦樂《我的祖國》以豐富器樂組合鋪展山河畫卷,贊頌人民智慧與家國情懷;演奏家陳軍的二胡獨奏《太極琴俠》,以陰陽弦韻傳遞武俠氣魄,《戰馬奔騰》則以高難度技法再現邊疆騎兵英姿。
全場演出在王宏偉的《天路》和《阿拉木汗》中達到高潮,在全場的熱烈掌聲中,音樂會畫上圓滿句點。在演出過程中,觀眾時而被嗩吶的詼諧演奏逗笑,時而被磅礴的氣韻震撼,盡享中國民族樂器的獨有魅力。
預演盛宴 弘揚傳統文化
此次演出是天津音樂學院青年民族管弦樂團訪馬演出之前的一次精彩預演。天津音樂學院院長王宏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馬兩國一直保持著友好關系,這兩年隨著經貿發展不斷深入,兩國在文化上也有非常多的交往。這次天津音樂學院帶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著最經典的中國傳統民樂,通過與馬來西亞的藝術交流,一方面為我們的師生搭建了高水準的實踐舞臺,更重要的是以這樣的交流來弘揚中國傳統藝術文化?!?/p>
王宏偉表示,這場演出既有觀眾耳熟能詳的民樂經典,也有天津音樂學院全新創作的民樂作品向馬來西亞觀眾展示。同時,這場且歌且奏的預演,也讓津城觀眾在家門口欣賞了一場精彩的民樂演出。
(今晚報記者 王軼斐 攝影記者 姚文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