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張聰
通訊員 夏晨
余音繞梁,果然三日不絕。
4月11日,歷時三晚,以8小時體量完整再現上、中、下全本的上海昆劇團昆劇《牡丹亭》在武漢劇院結束演出。自此,2025武漢“戲碼頭”戲曲藝術展演開幕大戲演出完畢,為期52天的展演也就此拉開序幕。

昆劇全本《牡丹亭》作為上海昆劇團的扛鼎之作,以五十五出鴻篇巨制的體量,完整復現了湯顯祖筆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生死之情。
4月9日、10日、11日晚,上海昆劇團的藝術家們連續三晚登臺,以昆腔雅韻中最精妙的水磨調為骨,輔以極富書卷氣的程式身段,在直徑十七米的旋轉舞臺間,將深閨繡閣的幽情、姹紫嫣紅的花園、幽冥兩界的幻境次第鋪展。
有戲迷感慨,以臺代景的舞美既破解了全本演出中時空流轉的難題,更通過行云流水的場景變化,實現了古典敘事節奏的現代化把控。《牡丹亭》演出現場,虛實相生的光影秘境里,杜麗娘“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的詠嘆綻放出滿目芳華。昆曲藝術的詩意內核和舞臺藝術的先鋒語匯,幻化成繞梁三日的藝術魅力,贏得滿堂經久不息的喝彩。

極目新聞記者從武漢劇院了解到,昆劇全本《牡丹亭》由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羅晨雪飾演杜麗娘、第31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榜首胡維露飾演柳夢梅,兩位主演以細膩的唱腔、靈動的身段,將“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極致情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接受江城媒體采訪時羅晨雪提到,《牡丹亭》的每一次演出都是對經典的致敬與創新,“我們在傳承中不斷注入對角色更深的理解,希望讓觀眾感受到古典與現代交融的美感。”胡維露則表示很開心來武漢演出,“武漢的觀眾特別熱情,也很懂戲,謝謝大家能走進劇場,欣賞全本《牡丹亭》。”

昆劇全本《牡丹亭》拉開了2025武漢“戲碼頭”戲曲藝術展演的大幕,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52天的展演時間里,紹興市越劇團將攜經典劇目《孟麗君》《女駙馬》亮相;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要以《三打白骨精》演繹文武大戲,屆時,“梅花獎”得主李敏、楊霞云、樓勝等名家會輪番登臺,盡顯大師風范;而由中國戲曲學院第七屆“青研班”青年演員郭凡嘉、魯肅、趙宏運等獻演的《紅鬃烈馬》《四郎探母》《龍鳳呈祥》等傳統大戲,將以青春姿態詮釋經典,彰顯戲曲藝術的薪火相傳。
2025武漢“戲碼頭”戲曲藝術展演由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及武漢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武漢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執行。
(圖片由武漢劇院官方提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