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周夢伊 通訊員 蔡蕾)4月23日,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 2024 年度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全國首例 AI 大模型商標侵權案引發廣泛關注。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認定,武漢某某公司在其運營網站中使用 “通義千問”“通義聽悟” 等標識引流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需停止侵權并賠償23萬余元。
原告某某公司甲、乙系“通義”系列商標權利人,2023 年推出“通義千問”“通義聽悟”AI大模型產品并公測。被告武漢某某公司在其網站設置多個版本的 “通義千問” APP 下載鏈接,在網頁標題、軟件名稱等處使用涉案商標字樣,部分鏈接雖指向正品,但未經授權擅自使用商標進行宣傳。法院審理認為,被告行為導致公眾誤認為其與原告存在授權或合作關系,損害商標品質保障功能,構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
法院認為,AI大模型處于公測階段不影響侵權認定,對權利人潛在市場的損害需依法賠償。判決指出,擅自使用知名AI大模型商標進行宣傳,即使未直接銷售假冒產品,仍可能因混淆公眾而擔責,有力遏制了利用技術熱點實施商標侵權的行為,助力營造創新友好的產業生態。
作為全國首例AI大模型商標侵權案,首次明確在網絡鏈接中使用與 AI 大模型商標相同或近似標識,即使部分鏈接指向正品,若易引發來源混淆,仍構成商標侵權。此案例通過打擊 “搭便車”引流行為,明確了AI領域商標性使用的認定標準,為人工智能企業在產品公測、推廣階段的商標保護提供了司法指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