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李宋杰)“北有壽光,南有嘉魚”,潘家灣鎮擁有長約10公里的蔬菜長廊,主要種植“兩瓜兩菜”(冬瓜、南瓜、甘藍、大白菜),年產綠色蔬菜21萬噸,是嘉魚最大的“菜籃子”。
為保護好嘉魚縣特色農產品的發展,嘉魚縣檢察院以2025年知識產權宣傳周為契機,深入潘家灣鎮肖家州村“十里蔬菜長廊”開展“保護知識產權”主題宣傳活動,通過面對面普法,為當地特色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注入法治力量,讓法律知識沾泥土、接地氣。

在肖家州村委會,檢察干警們支起簡易展板,向村民講解地理標志的法律內涵。“地理標志就像產品的身份證,證明它來自特定地域,并且有獨特的品質。”檢察干警手持印有當地特色產品包裝的宣傳袋,結合《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商標法》等法律法規,深入淺出地說明冒用、濫用地理標志的危害。
針對農戶關心的“自家產品如何規范使用標識”、“遇到侵權如何維權”等問題,干警們現場發放《地理標志保護指南》手冊,并設置互動環節,讓法律條文轉化為通俗易懂的“鄉土話”。
活動中,檢察官還結合省檢發布的知識產權典型案例,通過情景再現方式揭示侵權行為對品牌信譽和市場秩序的破壞。檢察干警還重點剖析了“網絡電商銷售”、“直播帶貨”等新業態中的侵權風險,提醒農戶在拓展銷售渠道時注重合規經營,并現場指導農戶通過“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系統”查詢真偽、舉報侵權行為。
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2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50余人次,有效增強了社會公眾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過去只知道埋頭種地,今天才明白品牌產權保護對生產的重要性”農戶老李感慨道。
活動現場,檢察官還向湖北省人大代表、肖家洲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蔡建紅介紹了保護知識產權相關工作,并征求他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蔡建紅代表表示,隨著肖家洲村蔬菜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民法治意識非常有必要,希望檢察機關更多關注農業、農民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法治產品。
據介紹,嘉魚縣檢察院將與市場監管局建立地理標志協同保護機制,持續深入開展“地標護航行動”,通過制發檢察建議、建立保護名錄等方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法治動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